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我市积极推进“工改工”支撑“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 2022-02-14 10:56:04
  • 来源:汕头日报
  • 发布机构:
  • 【字体:
  •   工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土地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支撑。不久前闭幕的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将《关于强化工业用地有效保障的议案》确定为“1号议案”,积极推动征收做大增量,挖掘低效做优存量,双管齐下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空间保障。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然而,当前我市产业现在却与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存在一定差距。记者采访获悉,全市现有工业仓储用地103平方公里,其中仅36%在园区内,过半面积为集体用地,建筑容积率低,密度高,产业形态低端,土地利用粗放低效,用地格局处于工业发展初期中期形态。“土地是工业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市部分企业有资金、有技术,却受制于没有土地建厂生产。”市人大代表欧先涛积极发声,提出市委市政府应想尽一切办法加大土地供应,解决企业用地难的问题,才能促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发展。

      当前,为切实破解工业用地紧张难题,实现“土地等项目”“寸土”产“寸金”,我市一方面立足引导管控,积极谋划新增用地,另一方面努力挖潜低效,激活存量资源。位于我市沿海东部的汕头大型产业集聚区六合核心区是建设中的临港大型工业园,园区占地面积约为76平方公里,将围绕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培育发展新材料、大健康、智能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创造条件。据澄海区莱芜经济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俊雄介绍,六合产业园区正在编制起步区16.6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76平方公里范围的系列专项规划。计划到2025年,集中力量建设六合围南片即起步区,实现开发面积达16.6平方公里;到2030年,开发面积达50平方公里;到2035年,开发面积覆盖该区76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力争达5700 亿元。“届时将基本建成区域带动力强、产业特色鲜明、创新人群活跃、人居环境美好的新一代产业园区。”王俊雄说。

      全面推进“工改工”是支撑我市“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关键一招。位于金平区的柏亚产业城是国有低效产业用地改造代表。该项目将192亩低效工业用地进行改造,容积率从原来的1.03一跃提升至4.87,建成后可入驻企业超200家,年产值50亿元,相当于改造前5倍。记者了解到,目前项目首期两栋工业厂房已建成交付,项目二期、三期将在未来4年内完成,新增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作为我市第一家运作低效用地再利用项目的企业,我们一直以来专注于园区开发和运营。”柏亚(汕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名城表示,下来将继续按照“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定位,以实现用地集约化和产业规模化为目标,发展专业主题园区,承接“工改工’项目,切实缓解中小微企业发展用地难、用厂房难的瓶颈。

      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局了解到,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我市积极落实“三新两特一大”产业用地空间,构建“一环两带”产业空间格局,形成“3+8+10”重点园区载体,同时出台《新型产业用地管理暂行办法》,对先进制造业等项目按基准地价70%确定出让起始地价,有效减低项目落地成本,积极吸引优质工业产业项目落地。市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杜颖表示,下来将继续做好产业用地保障,加强工业用地红线管控,打造“工改工”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产业园区升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附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