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分享到:
关于对汕头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291号提案的答复
  • 2023-09-19 10:59:11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字体:
  •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促进汕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0230291号)收悉,经商市发展改革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促进汕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汕头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推动“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积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提供有力支撑。

      (一)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努力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一是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我市实施“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集群联动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完善“七个一”(制订一个发展规划、绘制一条产业链图谱、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建立一个专家库、组建一个产业联盟或协会、梳理一批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形成一个产业链专属政策组合包)体系,编制《产业地图》标明产业空间集聚、可供产业地块、招商地块地理数据等,引导资源要素、政策措施和工作力量向产业集群集聚。每月举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现场会、产学研“面对面”对接会,每季度举行重大项目签约开工投产“三个一批”活动。规划建设396平方公里的大型产业集聚区、70平方公里的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和15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产业区,推动完成“工改工”6200亩,成功举办服博会、玩博会、中数大会、国际风电创新港产业大会等系列大型展会活动,落地建设立汕智造、上海电气、中科智谷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活力迸发、发展渐显成效。2020-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从7.0%提升至9.3%,先进制造业占比从36.4%提升至37.8%,汕头成为粤东粤西粤北唯一入选2022年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是明确产业发展路径。市发展改革局印发《汕头市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22年本)》,该目录围绕“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将新一代电子信息、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列入培育类,并进一步细化相关产业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列出具体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为数字经济类项目的落地提供准入指引;梳理可用于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地块63个,用地面积1435.71公顷,形成产业招商地块地理数据库,通过“一图一表一指引”的形式,呈现各区(县)产业地块相关信息,方便数字经济投资企业明确定位、找准市场、形成集聚,加快推动产业投资取得实效。华侨试验区以立讯集团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心项目为牵引,吸引其上下游关联企业集聚东海岸新城,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狠抓立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心、广东移动AI创新应用中心、粤东5G创新研发运营中心等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建设进度,打造一体化AI智能管理体系、一站式公共服务体系和数字服务体系,引进中国移动华南AI实验室落地,加快布局电子消费产品研发和高端制造、“AI+5G”应用算法应用推广和区域数据中心等产业业态,逐步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链生态布局。

      三是构建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经市政府同意于2022年1月24日印发实施《汕头市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锚定发展方向。为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将《汕头经济特区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列入《汕头市三年立法规划(2023-2025)》,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组织起草工作,会同支撑服务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通过广泛调研,力求通过特区立法破解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痛点、堵点并进一步明确支持数字贸易创新、支持华侨试验区先行先试等,目前条例已于2023年5月12日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下来将按照立法程序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后颁布实施。同时,我局牵头起草的《关于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已于2023年4月14日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印发实施,该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我市数字经济发展阶段目标,通过大力实施“五大工程”,即“数字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工程”“数字产业化发展跃升工程”“产业数字化发展新业态培育工程”“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工程”“便民惠民数字智慧社会创建工程”,促进汕头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获批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化学与精细化工省实验室园区启用,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挂牌运行。先后举办产学研“面对面”对接活动11场,达成合作项目65项,计划投入资金9000万元;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粤东分中心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543万元。支持汕头大学加快创建省级大学科技园,打造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建成省智能化超声成像技术装备创新中心,为行业协同发展提供高水平服务和技术支撑。市科技局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和发展。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697家,其中,数字经济领域企业103家。目前我市2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里面有181家为高新技术企业;533家企业通过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已推荐71家企业参加202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着力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2022年,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全市累计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8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全市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2家;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全市现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1家。

      (二)促进制造业智能化变革,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是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经市政府同意于2022年12月印发《汕头市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实施我市新一轮制造业数字化“1+1+5”工作机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重点行业培育35个项目作为汕头市工业互联网应用行业标杆示范或培育项目,示范企业生产排单周期平均缩短30%、设备能耗降低15%、运营成本降低20%,印发3批共23个标杆项目案例集实施示范应用推广;做好潮南区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5G智慧园区示范项目跟踪服务,推动以园区数字化平台为代表的公共服务有效支撑园区内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探索开展纺织服装工业二级节点建设,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平台公司控股企业—华旭科技公司正发挥二级节点解析平台优势大力推动建筑智能化和工业数字化的创新应用场景,通过北斗定位系统、一物一码解析、交易信息上链等技术研发应用,发挥二级节点解析平台优势大力推动建筑智能化和工业数字化的创新应用场景;目前正积极探索在纺织服装行业扩展应用,探索引进合作商打造纺织数智化供应链服务平台,建设云制造平台和云服务平台,形成智能云工厂布局。

      二是推进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围绕“打造超1000亿元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目标,牵头成立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工作专班,落实细化“七个一”工作机制,全力构建市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推进工作格局。华侨试验区积极开展数字经济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在2022中数大会上与百度、首都在线、连连数字等19家数字领域头部企业集中签约,合作内容涵盖跨境算力中心、医疗大数据、跨境金融支付、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投资金额超300亿元。打造数字科技企业集聚发展的服务平台,已有市纺织服装协会、市电商协会、市互联网协会共3家行业协会入驻以及臻和实业、稻谷文化传媒等58家企业入驻,合计注册资本13.88亿元。自2020年启动建设以来实现营业收入约289.06亿元,累计纳税总额7423.95万元。汕头高新区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纳入科技部火炬中心2021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为全省4个纳入2021年国家级试点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之一,启动建设深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该项目建设规模约1.6万平方米,将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向集群化发展,打造形成具有特色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汕头综保区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叠加优势,加快释放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动能,推动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电商、跨境金融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促进数字产业化、助力产业数字化,全力打造数字贸易新高地。

      三是积极加强创新政策配套。市科技局会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汕头市培育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2021-2025年)》《汕头市培育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加大战略性支柱和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华侨试验区出台实施《汕头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产业发展和政策创新规划》《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关于加快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试行)》《华侨试验区数字科技产业基地入驻企业(机构)管理办法(修订版)》等政策措施,提高数字企业落户吸引力,对接数字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资源,促进华侨试验区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

      四是协同推进智能制造人才引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加大引进数字经济人才力度并落实好人才激励政策,结合我市引进博(硕)士三年行动计划契机,加大对高水平数字经济人才的引进力度,2020年以来通过公开招聘引进192名符合数字经济领域特点的博(硕)士研究生;支持技工院校建立与我市数字经济产业体系相匹配的专业集群,助力企业发展;实施技工教育“强基培优”计划,举办“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技能大赛,全市现有技能人才63.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8.1万人。市科技局用好用活创新人才政策,推荐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37项、省级人才项目2项。推动第一批8名理工科博(硕)士到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锻炼。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通过并联审批,实现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一窗通办”,外国人才办理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只跑一次”,全市累计引进外籍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313名。

      (三)加快制造业绿色化转型,激发可持续发展动力

      一是全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市发展改革局编制《汕头市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方案》,开展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等专项监察,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着力发展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探索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总投资65亿元的华能海门电厂2台100万千瓦发电机组开工建设,汕特燃机电厂供气支线项目基本建成,华电丰盛汕头电厂“上大压小”项目、益鑫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一批能源电力项目加快建设。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初具规模,已落地项目13个,总投资80亿元。其中,上海电气汕头海上风电制造基地是中国首批绿色智慧能源项目,广东省最大的智慧能源项目和首个零碳工厂。汕头鲁能新能源产业基地打造零碳示范工业园区,已获国家建筑节能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颁发的“零碳园区”和“零碳建筑”设计标识,为粤东区域首个“零碳园区”。

      二是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建立绿色制造培育库,开展工业绿色发展节能诊断服务,推进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设计产品。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支持企业使用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再制造产业规范发展。2021年来,新增国家工信部绿色制造工厂2家、绿色设计产品1家,实施清洁生产企业234家,开展节能诊断服务26家,建成节水型企业36家,淘汰落后产能5家,通过省验收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7个。

      三是推动行业企业示范应用。开展“政产研·智助强企”活动,三期共为60家企业现场诊断问题940个,提供改进建议1034条。印发《汕头市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案例集》,推广复制一批优秀系统解决方案,企业在生产效率方面取得较大提升,40个标杆示范企业生产排单周期平均缩短30%、设备能耗降低15%、运营成本降低20%。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节活动。启动“5G+工业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发布《5G+工业互联网服务计划》。

      四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围绕制约“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组织实施省科技专项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项目,设立重大科技专项或重点产业核心技术攻关专题,2019年至2023年共77个项目立项。认真落实国务院、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制定实施市“稳经济68条”“助企纾困13条”,实施援企稳岗举措,为企业退减降缓税费78.3亿元,发放稳岗等各类补贴11.5亿元。持续发挥粤商通、政企“直通车”平台作用,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有效解决一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粤商通平台收到97家企业146项诉求,办结率100%;政企直通车累计收到企业诉求176件,办结174件,办结率98.8%。2022年,建立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列入工信部8家、省工信厅46家,办理物流通行证、供电保障等,确保正常运作。坚持每月监测重点应急医疗物资产能、产量、库存,每季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协调解决原材料供应不足问题,高质量完成生产保障任务。

      二、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促进汕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下一步计划

      下来,我局将积极会同各会办单位进一步落实贵委的意见建议,立足“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抢抓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区域创新中心重大机遇,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促进汕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进一步推广智能制造技术应用

      发展壮大智能制造产业,重点培育发展模组(高端印制板)、高端电子元器件、新型液晶显示及触控及智能终端产业。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引进培育一批应用软件与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广东移动华南AI创新应用中心等项目建设,在智能制造、医疗、交通等领域培育一批示范项目,开展人工智能应用示范试点,引导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培育云计算、区块链产业,支持区块链领军企业加大底层技术、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领域研发力度,打造面向行业的可信协作网络。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组织开展以数字内容创新为核心的数字创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基于潮汕传统文化的创新创作,培育数字创意新业态。加强统筹协调力度,建立健全数字经济发展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市区(县)两级协同,形成合作推进的工作格局。加大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产业链构建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引进,组织参与智能制造领域技能比赛和人才评选,邀请专业机构开展高技能相关培训。

      (二)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特区建设

      我市作为国内3个有国际海缆登陆站的城市之一,出口带宽占全国三分之一,“亚洲直达”国际海缆明年建成后出口带宽占全国一半以上。国内仅汕头和上海同时拥有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和国际海缆登陆站。依托国际海缆登陆站和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国际数据中心及其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绿色通道。放宽数据要素交易和跨境数据业务等相关领域市场准入,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信息权益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技术标准,汇聚国际数据资源,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建设跨境数字技术创新平台、跨境金融结算平台、跨境数字产业集聚平台、数据要素交易平台,打造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先行区。

      (三)进一步加快海上风电产业体系建设

      我市的风能资源具备天然优势,海上风电资源丰富,是全国五大海上风电基地—粤东基地的主阵地,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具备建设全国、全省海上风电产业根据地,打造国际海上风电创新策源地的深厚潜力,风电产业具有很大发展空间。我市把发展海上风电产业作为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加快建设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打造高水平产业发展平台。因地制宜谋划海上风电外延产业链,重点瞄准“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产业类型,发挥我市风能协会在整合资源、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宣传推介方面的作用,招引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

      再次感谢贵委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对我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6月30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