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汕头拥有独特的国际通信海底光缆、充足稳定的电力供应、丰富的数据服务基础等多方优势,发展大数据产业大有可为,打造“中国硅谷”指日可待。
国际海缆登陆站奠定网络优势
汕头是我国较早涉足数据产业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国际通信海底光缆资源优势——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该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通信海底光缆登陆站,也是国际海底光通信骨干网络的几大最重要的登陆站之一。已有亚欧国际海底光缆、中美国际海底光缆、亚太二号国际海底光缆和东南亚—日本国际海缆共4条海缆在此登陆并开通运营,也即将成为“金砖国家光缆”在我国唯一的登陆站。“这一海缆资源,使汕头具备无可比拟的数据产业链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网络优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汕头开展离岸业务,可以省去国内通信传输的环节,节约传输成本和资源,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也有保障。
充足电力供应为发展奠定基础
发展大数据产业,充足和稳定的电力供应是基础和命脉。汕头是粤东电源基地,区域内有3座省统调火电厂,装机容量544.4万千瓦。电力不仅能敞开供应,还每年窝电达100亿度,可以支持200~300万个CPU的正常运作,“完全可以保障数据园区发展的用电需求。”据介绍,其中华能海门电厂是广东电网也是南方电网首个规划建设百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电厂,离汕头数据园区只有不到三公里的距离。目前市政府正积极与省电监部门和南方电网协调,力争对园区实现直供用电。
数据服务走在全国全省的前列
汕头连续三届入选“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目前,汕头的互联网发展及数据应用处于全国全省先进地位,已为腾讯、百度、迅雷等全国知名企业提供主机托管、带宽出租等高品质的互联网数据服务业务。全市现有提供数据业务服务的机柜3000多个,预计2015年将超过15000个,服务器20000多台,骨干带宽达960G。去年8月,市政府还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成为全国首个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开展网络安全合作的城市。
享有特区立法权可先行先试
值得一提的是,汕头还享有特区立法权和实验权,在建立数据特区发展数据产业链尤其是离岸数据业务方面,具有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先行先试条件。按国家部委《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中数据中心的地区分类和规模划分,汕头属于“气候适宜、靠近能源富集地”地区。目前,数据园区所处的南山湾产业园位于濠江区,园区可在20分钟内到达火车站、客运港口、货运港口等区域性交通枢纽,交通便捷。已有部分企业进园建设。
此外,汕头是沿海开放城市和著名侨乡,具有吸引国外大型互联网企业落户汕头开展离岸数据业务的巨大潜力。同时,也有利于国内互联网企业借助海内外华人华侨的经济文化实力,建设支撑国内互联网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试验区和桥头堡,使得国内大型互联网企业在海外经营的权益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