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不少人手脚就会冒出一些针尖大小的圆形小水疱,并且非常痒,有人认为这是“脚气”在蔓延,有人认为是碰了脏东西,其实,所谓的“小水疱”叫做汗疱疹,是一种内源性皮肤湿疹样反应,属于手部湿疹的特殊类型。
一、汗疱疹有什么特征?
1、好发于手掌心、足心、手指和脚趾的侧缘;
2、呈深在的针尖至粟粒大小水疱,内含清澈或浑浊的液体;
3、水疱可以融合,一般不自行破裂,干涸后形成衣领状脱屑;
4、自觉瘙痒或烧灼感;
5、春、夏、秋季易复发。
二、为什么会长汗疱疹?
汗疱疹形成原因较多,医学上目前对于诱发的病因还不明确,主要认为和下列因素有关:
1、内部因素:
1)个人体质,汗疱疹病人有一些是过敏体质,本人或其亲属中有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其他病史。
2)精神因素,长期处于紧张及压力之下、过度疲劳、情绪抑郁和睡眠不足等也会成为诱导因素。
3)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等。
2、外部因素:
机体在遇到一些含刺激成分的物质,如洗衣粉、肥皂、洗洁精等,也会导致过敏引起汗疱疹。部分患者与镍和铬等金属过敏有关,必要时可做一个斑贴试验,检测是否存在金属过敏。
三、汗疱疹如何预防和有哪些注意事项?
1、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情。
2、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洗衣粉等刺激性物质,必要时戴手套防护。
3、在每次洗手和接触水以后使用保湿霜,如维生素E乳、凡士林软膏。
4、脚部要保持通风、干燥和凉爽,穿透气性好的鞋子。
5、若有镍和铬等金属过敏,尽量避免接触,不要佩戴含有镍的项链、手环等。
6、注意不要用手或利器把小水疱挑破,容易引起继发感染。
四、汗疱疹的治疗
汗疱疹的治疗目的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消除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
1、早期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
2、后期脱皮、干燥可用维生素E乳、尿素软膏等保持脱皮部位的滋润;
3、瘙痒明显者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片等,建议及时就诊,进行规范治疗,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