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委书记陈良贤关于加强督促检查工作的指示精神,抓好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14日上午,市作风办牵头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市扶贫办,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基层、直接入户的方式,对潮南区胪岗镇、司马浦镇、陇田镇的精准扶贫、作风建设等工作进行督查。
督查组发现,潮南区胪岗镇和司马浦镇均没有按规定设置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没有专人专职负责扶贫工作,驻镇帮扶工作组未全面落实“六有”要求。镇基本无法提供研究扶贫工作的会议记录和教育、医疗、低保、五保等基础资料数据,贫困户“一户一档”资料基本未建立。其中,司马浦镇没有按户归档,只有“一村一档”;胪岗社区贫困户档案只有上级统一印制的帮扶记录簿,没有其他任何档案资料;胪岗社区主要负责人对贫困户情况不明、了解不深,在督查组提出到某一贫困户家中访谈了解情况时还张冠李戴、带错对象。在胪岗镇、司马浦镇“保人不保户”问题普遍存在,抽查的5户低保户,家庭人口共38人,实际领取低保11人。督查时还发现,市教育局等驻村干部未能真正落实全脱产驻村的要求,存在“走读”现象;区直单位挂钩帮扶胪岗社区、溪美朱村的责任人均不在场。督查组电话抽查区国税局、教育局帮扶责任人挂钩贫困户基本情况时,除1名责任人对情况较了解外,其他责任人都基本不清楚,甚至不知道自己有挂钩帮扶对象。
督查中发现,陇田镇北洋村一贫困户数据信息反映有2个子女在读书,但入户调查时却发现其没有上学,数据信息不准不实;胪岗镇胪岗社区将1名9周岁在学儿童录为普通劳动力。司马浦镇溪美朱村一贫困户家庭成员7人,户主夫妇在家做手工,4名子女均在打工,贫困帮扶对象识别不精准;而胪岗镇胪岗社区一贫困户家庭8人,享受低保只有2人,就业仅有1人,却被列为2016年脱贫户。督查还发现,胪岗镇、司马浦镇贫困户子女教育补助政策尚未落实,抽查中有14名贫困学生应领取教育补助,但至今没有领到。抽查的镇、村(社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的政策,都没有真正落地。
在胪岗镇政府,督查组发现,这里多数办公用房没有明确的标识牌,办公用品摆放不整齐,没有统一配备工作桌卡;1间办公室摆放有传统工夫茶具;1名领导班子成员办公室空无一人,房门敞开,桌上摆放有内部资料。办公楼走廊玻璃窗长期没有擦拭,覆盖厚厚的灰尘;有的卫生间长期没有冲洗,蹲坑内壁附着一层厚厚的赤褐色积垢。食堂餐具、厨具凌乱,灶台、地面肮脏;抽油烟机及其周围墙壁沾满一层厚厚发亮的油垢;满满的1桶泔水没有及时清理,酸臭难闻;落地风扇积满污垢,冰箱锈迹斑斑;一些备用餐具有明显灰尘,装放盘碗的柜子又旧又脏;灭火器材残缺老旧。在胪岗镇胪岗社区,督查组发现,1间办公室摆放有传统工夫茶具;计生服务室标识牌织满蜘蛛丝,日光灯座和宣传画污迹斑斑。
在胪溪工业区一处路口,督查组看到这里的电线杆上有不少“牛皮癣”,省道237胪岗镇路段两侧也有多处违章搭建,还可见有违规停车的现象,一些沿街商铺更存在占道经营的情况。此外,由于当天上午当地短时强降水,多处出现了“水浸街”,内涝严重;胪岗学校门口更是污水倒灌,臭味难闻;五福桥下河道也漂浮着垃圾杂物。
督查组来到司马浦镇时,也发现镇委办公楼一些办公室没有明显的标识牌;个别办公室墙壁出现渗水等现象;门房杂乱,墙壁布满青苔;纪检监察室1名工作人员坐姿不雅。在司马浦镇溪美朱村,督查组发现村委会院内停放2辆无牌小汽车,其中1辆民用汽车安装警灯、张贴警徽标志。
此外,在督查村(社区)时,除陇田镇北洋村外,没有见到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的镇干部。
(记者黄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