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列入“十大民生实事项目”,重点加大对村居文化室、“农家书屋”和社区文化广场建设的扶持力度。与此同时,推进市博物馆、市文化馆等重点文化场馆的功能配套和效能提升,市、区(县)两级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基层的文化站室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全市现有公共图书馆8个,文化馆8个,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1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71个,村居(社区)文化室和公共电子阅览室1071个,“农家书屋”612家,多厅数字影院20家,基本完成市、区(县)、镇(街道)和村居(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覆盖任务,达到上级所要求的建设标准。在2014年全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文化馆站的考评中,我市和梅州市以满分并列第一名。龙湖区、澄海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
依托遍地开花的基层文化设施,市文化部门还以“结对子、种文化”为抓手,开展四大常态化文化惠民活动。从2013年元旦开始在广东潮剧院慧如剧场每周固定举办一场“潮剧大观园·周五有戏”惠民演出,至今已演出200多场,吸引了除潮剧以外的其它剧种如昆剧、京剧、粤剧、汉剧等前来演出。每月定期举行公益电影进乡村,“潮剧潮艺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以及“汕头文化大讲堂”公益讲座等。同时,还利用重大节假日举办各种大型文化活动,如中秋前后举办的潮剧节和汕头音乐周、春节期间举办的潮汕民俗文化节、元旦期间举办的群众艺术节等。各区县也结合实际开展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形成了各自的活动品牌。
今年以来,市文广新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强化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开展“文化环境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提出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市场管理“四大提升工程”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大力提升文化环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举办“让汕头更美丽”——汕头市创文主题系列演出活动,组织文化志愿服务队赴各区县进行巡演,为全市创文工作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同时继续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单位和乡镇街道文体广场示范点建设,深入实施“三走进”、“潮剧大观园·周五有戏”、农村公益电影、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让文化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记者 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