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政府门户网站 Shantou Municipal Government 头部
分享到:
《南方》杂志刊发汕头创文强管成效文章
  • 2016-08-03 17:23
  • 来源: 汕头日报
  • 发布机构:
  • 【字体:    

汕头市金平区某牛肉店老板林大叔最近高兴极了。7月21日,林大叔在新海平市场摊位抽签中,幸运地抽到了1号摊位。新市场即将于本月底投入试运营,林大叔再也不用担心风吹雨淋,摊位面积比以前扩大近一倍,管理方还免除大家3个月的租金,一切都令他非常满意。

这是汕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强化城市管理工作的缩影。最近两个月来,汕头市民明显感觉到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占道经营少了,文明商户多了;违章建筑少了,绿化公园多了;道路拥堵少了,交通顺畅多了……

汕头短短两个多月来的“创文强管”工作,已为这个海滨城市带来了文明的蝶变。

呼唤文明的改变

就在1个多月前,当汕头市有关部门依法取缔拆除占道经营近40年的老海平市场时,林大叔还带头阻挠,情绪激动。如今提起当时的“失态”,林大叔很不好意思,握着前来新市场调研的市、区领导的手说:“上次真的对不住,现在发现领导们当时的承诺都成真了!支持拆除违建还路于民,就是支持汕头的创文工作,城市越变越美,我们心里都高兴!”

汕头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形成了“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乱”竟成为不少外地人对汕头的第一印象:乱扔乱倒、乱搭乱建、乱按喇叭乱停车。城市中的这些乱象仍然存在,精神文明与物质发展不协调,城市管理的“短板”清晰可见。

落后的城市形象影响着营商环境,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经济特区和粤东中心城市,尽管汕头坐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多年来经济发展却难以跟上全省步伐,这是汕头市民和海内外潮汕乡贤多年来心中的痛。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社会风气,如何改变这样的落后面貌?不少汕头人已经在思考。5月17日,履新不久的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在全市大会上的讲话更是直指痛点,引人深思——

“汕头人情味浓,历来是个‘熟人社会’。大家习惯办事找关系,买东西找关系,看病找关系,甚至打官司也找关系,导致守规矩、讲法治、讲公平精神的弱化,造成城市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有些人自以为有地位、有身份,就可以不讲规矩讲特殊。对不讲卫生、不讲秩序、不讲公德的行为,大家好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我觉得这不应该是我们汕头人的形象。”

“一些管理者面对违法违规行为,不作为,乱作为,懒得管、不想管、不敢管,这就是渎职。”

这场会议,是汕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汕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强化城市管理工作会议。陈良贤的讲话吹响了汕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强化城市管理的号角。

汕头需要文明,汕头需要改变,这是汕头市民和党政干部的共同心声。然而新来的市委书记对汕头情况竟如此了解,分析原因竟如此透彻,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竟如此坚决,出乎不少干部的意料,更让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有了如芒在背的紧迫感。

这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无论是对汕头社会文化的熟悉,还是对创文之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陈良贤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陈良贤是潮汕人,工作的前17年一直在家乡惠来,这个距离汕头市区不足80公里的县城曾长时间隶属汕头。担任汕头市委书记前,陈良贤担任中山市市长,正是在他的市长任期内,中山打赢“文明城市”保卫战,顺利通过复查,被再一次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创文”和“强管”紧密结合

全国文明城市,被公认为含金量最高、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实际上,汕头并不是第一天喊出“创文”的口号。汕头市于2011年获得“广东省文明城市”称号,2012年10月,汕头市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下发《汕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计划》,逐步推进各项创建工作。根据行动计划,汕头力争2017年取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计划于2020年取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然而把“创文”和“强管”放在同一个语境下,在汕头还是第一次。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强化城市管理,两者紧密关联、相互促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提升城市整体实力、内在魅力和发展活力的有效载体,强化城市管理是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根本目标一致,就是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改善营商环境,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更好地服务振兴发展、造福广大市民。”陈良贤强调。

在陈良贤看来,创建文明城市,强化城市管理,不仅仅是为了让汕头拿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更重要的是要让这里的人们过上文明幸福的美满生活,让海内外潮人对汕头更有归属感、认同感。

市委、市政府的创文决心还体现在细节之中。5月17日的全市创文强管工作会议前,市委办、市府办专门通知了所有参会干部,统一穿着白色衬衣出席。会议日程中,还设置了宣誓环节,市、区、街道、社区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数百名着装整齐的各级干部现场攥紧右拳,进行集体创文宣誓。

“以市委名义向全市人民庄严立誓,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汕头市委副书记、市创文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孙光辉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各级干部集体进行创文宣誓,向全市群众展现了市委、市政府排除万难、创文强管的决断和担当。

这一极具仪式感的创文宣誓,被市委、市政府推向了全市各区县、各行各业,延伸到了社会各个层次,号召力巨大。这种在万众瞩目下的创文宣誓,不仅可使宣誓者本人,还可使市民群众从富有震撼力的仪式中受到创文力量的感召。

针对汕头的实际,市创文领导小组决定在全市开展城市环境、交通秩序、生态环境、投资环境、乡村环境、社会氛围、文明素质、文化环境和志愿服务的“九大提升行动”。其中在现阶段以开展城市环境和交通秩序为重点,以强化城市环境和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打响了强化城市管理攻坚首仗。

创文永远在路上

“创文强管工作,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书记工程’,因为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才能如此通力协作。但创文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因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是广大群众的共同心愿。”汕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创文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周镇松说。

市民欢呼,社会参与,舆论点赞。据汕头广播电视台开展的民意测评显示,市民对创文强管工作的知晓率达97%,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0%,社会舆论绝大多数支持政府采取的整治行动。

如今,创文已经成为不少汕头市民的生活习惯。龙湖区金阳小学有一支“家长志愿服务队”,家长们每天轮流到学校门口,协助交警和老师维持交通秩序。在家长和老师的影响下,孩子们从维护校园卫生开始参与力所能及的创文活动,懂得了“创文无小事”的意义。

每天上下班高峰期,汕头市区各大主干道路口都会看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这是汕头市创文办组建的创文志愿者队伍,在配合市交警部门协助维持交通秩序。随着创文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开展,许多单位和个人纷纷要求加入到创文志愿服务行列中来,成为文明志愿者或监督员,投身创文工作之中。

漫步汕头街头,可以感受到浓烈的创文社会氛围。无论商业区还是居民区,到处可以见到精心设计制作的创文宣传口号、公益广告等。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每天关于创文强管的报道占据约三分之一的新闻版面。

除了及时报道创文整治进度,正面宣传好人好事,当地媒体还开设了“曝光台”、“问诊城市病”等栏目,开展“不文明、不作为”现象随手拍活动,及时通过媒体进行曝光,加强舆论监督,推动一批城市管理的实际问题得以解决。

截至7月17日,汕头市共组织人力约36.1万人次,志愿者约7.7万多人次,拆除违章建筑物约12.33万处,拆除违规高脚屋592处,清理乱摆卖摊档约11.52万多宗,纠正查处交通违章行为约11.9万多宗。

“在创文行动中,我们注重将‘文明牌’转化成为‘民生牌’‘民心牌’,然而文明城市的创建绝对不是一阵风,也绝对不能一阵风。”陈良贤表示,创文永远在路上,城市文明的提升、市民素质的提高、城市管理的规范,也必须永远在路上。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汕头市政府门户网站 Shantou Municipal Government 脚部
主办: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保障:汕头市政务服务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 : 4405000014   粤ICP备050666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27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假冒政府网站举报电话:0754-88278342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 -
汕头市政府门户网站 Shantou Municipal Gover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