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广大市民的期盼。市委书记方利旭到任汕头后,首次提出要迅速启动中心城区快速路网建设和市政道路综合提升改善工程,切实解决交通拥堵这一重大民生问题。上个月,“海滨路(金环南路-西堤路段)升级提速交通改造项目初步方案”出炉,引起了市民的关注及热议。对于市民所关心关注的问题,市城管部门也第一时间进行解读。6月5日,在经过多个部门再次讨论研究后,市城管局综合考虑各部门意见,计划在博爱路、石砲台公园前和龙眼路建设三座人行天桥,解决路口封闭后行人过街问题。目前,海滨路三座天桥外形设计方案已出炉,广大市民可以通过汕头城管公众号对心仪的天桥进行投票。
据了解,人行天桥结构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钢箱梁结构及钢桁架结构三种结构。如果采用混凝土结构或钢箱梁结构,由于海滨路是中心城区的景观大道,对于景观要求比较高,结合考虑到今后海滨路改造的需要,决定横跨海滨路的天桥中间不设桥墩,减少施工期对交通的影响,缩短施工周期,而混凝土结构形式过于呆板,在高跨比上存在较大约束,也即跨度越大桥体越显笨重,不适合采用混凝土结构形式;钢箱梁结构桥虽然造型能够达到美观,线条明快,但同样高跨比限制也比较大,影响到海滨路景观。如果采用钢桁架结构,在该跨度范围均能较易实现单跨跨过海滨路,且采用桁架结构形式,上下弦均为受力结构,可充分发挥使用钢管(板)的效能,节约造价。而且相比钢箱梁结构人行天桥,钢桁架形式天桥具有以下优点:桁架的设计、制作、安装较为简便;桁架适应跨度范围较大;相同跨度情况下,桁架下弦高度比钢箱梁小,桥面设置于下弦,可有效减少桥面高度,增加桥下净空,可减少梯道踏步数量,减少占地面积。但桁架结构的天桥形式相对固定,需要增加天桥的立面变化,来解决桁架结构立面单一的缺点。为此,经过多部门进行比选分析,海滨路人行天桥最终选择钢桁架结构形式,同时配套多种外观形式。目前,海滨路三座天桥外形设计方案已出炉。
据介绍,三座天桥外形设计共有6种方案。方案一:“钻石型”,通过弧线的运用化解钢结构天桥三角桁架所造成的过于工业化的呆板,结合后以“钻石”形态作为设计符号,彰显我市作为“粤东明珠”之称的美誉。方案二:“冰裂纹”,以中式图案“冰裂纹”作为元素,在一般桁架式结构的单一性上通过不规则增加装饰性斜杆的简单处理注入活跃因素,规矩方正之中融合了部分灵动,使得钢结构形式天桥感观上较为活泼,弱化结构形式的呆板,与环境较好结合。方案三:“桁架结构”,以钢结构桁架作为主要设计元素,体现一种“结构美”的简约大气形式,在形式风格上弱化新增天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达到与环境协和的效果。方案四:“斜纹竹编型”,以“斗笠”形状的“编织纹”作为主题,体现勤劳潮汕人民渔耕樵作风情,营造一种地方特色的人文氛围。同时以“竹笠”编织状的结构,体现出另一种阵列的结构美感。方案五:“竖纹竹编型”。方案六:“树叶型”,由于我市的空气及生态环境非常优良,属于中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以“绿叶”符号为主题,体现我市的良好居住环境及生态环境。
(记者康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