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不管你在汕头市区哪个点,正常情况下开车15分钟内就可以直达高速出入口。”8月16日,市城乡规划局在其官网上对《汕头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专项规划》(草案)进行批前公示,一时间引发了市民网友的广泛热议。记者了解到,根据该规划,汕头中心城区将打造快捷内环和快速外环“两环”,构筑快速路网,减轻城市路网交通压力。
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市住建局委托规划编制单位开展本次规划工作。自今年5月至今完成了《汕头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专项规划》(草案),并通过本次公示进一步征求意见以完善规划方案。规划对实施的时间设计也将分“三步走”,分为近期(至2018年)、中期(2019~2023年)和远期(2024~2030年)。
通过建设快捷内环和其他快速路网项目,《规划》提出了“5分钟上网、15分钟上高速、40分钟可达”三大目标。“5分钟上网”是指中心城区包括各组团、大型枢纽、客货物主要集散地可5至10分钟上快速路网系统,快捷内环内可5分钟上快速路网系统(含准快速化道路);“15分钟上高速”为中心城区内经快速路网15分钟可到达高速公路出入口;“40分钟可达”则是中心城区内,快速路网上任意两点40分钟内可达。
据了解,根据快速路网的规划方案,我市中心城区将形成“两环多放射”的路网结构。其中包括快捷内环,即沈海高速中山出入口—泰山路—黄河路—金凤路—西港路—石大桥北引桥形成快速半环,结合中山路的“绿波带”管理,形成中心城区的快捷内环;通过环内天山路与金砂路的加密,内环进一步形成田字型快速通道系统;快速外环,即建设牛田洋快速通道,形成由牛田洋快速通道—汕湛高速—沈海高速—汕昆高速组成的中心城区快速外环。所谓的“多线放射”,即是以快速内外环路为基础,形成金凤西路、潮汕路、泰山北路、凤东路、中山东路、苏埃湾通道(汕头海湾隧道)—汕南大道、疏港大道、G324国道等到达城市各重要功能组团及各交通枢纽的放射状快速路网系统。
快捷内环将是市民们最常“走”的一条道。根据规划设计,快捷内环的组成道路建设标准设计可达车速60公里/小时;车道数中主线也以4至6车道为主。除了石大桥北引桥—西港路将采用传统的地面形式外,还有金凤路—黄河路将采用高架、地面及下穿结合的形式,泰山路则将采用跨线与地面相结合的形式。作为快捷内环的市内路段,中山东路全线将采用“地面+次要道路局部封闭快速路”形式,主要道路交叉路也将采用立交形式。
“快速路系统”自然要做到以“快”当先,通过对快捷内环沿线路口节点的改造,不用等过多的红绿灯,是本次规划的一大特色。如泰山汕汾路口,2018年前将建设泰山路跨线桥;泰山汕樟路口,泰山路近期计划建设跨线桥上跨汕樟路直接通过。几乎全程直接通行的泰山路将带给市民通畅的行驶环境。
根据规划设计,金凤路—黄河路段的主线上也基本实现了全程没红绿灯,记者了解到,目前,该段快捷内环上近期已有不少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记者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