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行政职权编制权责清单是我市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减少部门自由行政裁量权和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途径,对促进我市机关提速增效,进一步改善政务营商环境有深远意义。为扎实推进该项工作取得实效,我市在全面清理行政职权、依法审核权责事项、推进权责清单公开透明三个方面下足功夫,积极创新工作机制,采用市、区(县)统筹推进、同步清理的方式,加快政府工作部门权责事项清理审核工作。目前,全市53个市直部门权责事项的审核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梳理出行政权责事项9943项。
一、清理权责事项务求全面彻底、分类准确
此次权责事项清理工作,我市严格按照职权法定原则,对照法律、法规、规章和“三定”规定等政府规范性文件,对市、区(县)各部门行使的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政权力及应承担的责任事项,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部门之间具有行政管理性质的职责事项(除文秘、会务、保密、人事党务、财务、外事等部门内部管理职责外),上级部门下放职权事项,进行彻底梳理。在全面掌握市、区(县)权责底数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权责事项是否具备法定依据、实施依据是否具体到条款、权责事项是否遗漏、权责划分是否合理、名称表述是否准确完整、承办机构是否具体到科室等进行清理,有效避免缺报、漏报现象。经全面清理,共涉及市直和区(县)单位329个,单位上报清理事项近5.4万项,其中市直单位53个,涉及事项约1万项,区(县)单位277个,涉及事项约4.5万项。对梳理出来的权责事项,我市严格按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检查、行政确认、行政奖励、行政裁决、其他等10个类别标准进行分类,逐项列明职权名称、职权依据、行使主体等内容,初步形成行政权责目录。
二、审核权责事项务求于法有据、科学合理
鉴于审核工作量大、时间紧,为统筹力量,我市从市直和区(县)有关部门集中抽调40多名业务骨干,组建7个审核小组,对市区(县)两级政府工作部门权责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开展同步审查。为统一标准、规范程序,市编办统一印发了《汕头市、区(县)政府工作部门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工作指引》、《汕头市推进市、区(县)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审核工作方案》等指导文件和审核标准,供各单位和各审核小组参考。针对审核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及时印发《关于做好权责事项审核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等6个指导性文件,整理印发《关于各审核小组反映问题的政策答复》共3期,确保审核工作有章可循。各审核小组按照统一的审核标准和严密的工作程序,对市直部门权责事项逐条逐项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必要性审查。在审查过程中,大力清理调整行政职权,对缺乏法律法规依据、原法律法规依据已经废止、不符合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上级部门已经取消的行政权力,坚决予以取消。同时,将职权相近的领域和部门统一由一个审核小组进行审核,既提高工作协同度和工作质量,又有利于进一步理顺横向权责关系,最大限度整合分散交叉职责事项,有效厘清部门间的权责关系。
三、编制权责清单务求集思广益、公开透明
在编制权责清单的过程中,我市注重沟通交流、广开言路。为全面掌握各部门推进权责清单制度工作的进展情况,我们建立健全每周例会等工作制度,会审组和各审核小组每周召开一次碰面会,并组建 “汕头市权责清单审核群”微信群和QQ工作群,密切与各区(县)、各部门、各审核小组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为加快工作进度,各审核小组在会审组分管领导的领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电话联系、实地调研、上门指导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与对口部门的沟通交流,第一时间协调、研究和解决清理审核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形成全市上下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为扩大权责清单的参与面,我们加强舆论宣传,创办《推行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专刊》,撰写工作简讯24条,编辑出版专刊8期,大力宣传我市推行权责清单制度的特色做法和工作亮点,全方位营造社会各界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和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