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历时30余月的紧张建设,潮汕环线高速三期工程京灶大桥项目主桥以“毫米级”精度顺利合龙,成功连接榕江南河南北两岸的汕头和揭阳两市。项目的全线贯通,为年底具备通车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助力汕潮揭都市圈加快形成“快速通达、层次分明、协同高效”的交通网络。
(京灶大桥顺利合龙。记者柯晓 摄)
由广东交通集团投资,广东交通院设计,中铁大桥局参建的潮汕环线高速京灶大桥项目总长约3110米。其中,京灶大桥主桥为项目全线的控制性工程,全长约1793米,跨越榕江南河,最大跨径为350米,高度约为126米的南北两个主塔分别位于汕头市和揭阳市境内。主塔塔柱断面形状设计为钻石型,并提取汕头市市花“金凤花”和揭阳市市花“莲花”作为设计元素,通过花瓣的形态组合进行演变设计,“双花”盛开寓意“汕揭同源,花开连城”。
自去年10月首节钢梁成功架设以来,项目建设团队紧密协作,精心策划,强化工序衔接,以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的方式推进工程建设进度。同时,建设管理处还通过成立党员突击队,落实党员带班及夜间巡查制度,统筹协调推进工程进度,朝着主桥安全、高质、高效合龙目标任务一步步推进。
京灶大桥主桥施工工序复杂、技术管理难度大、精度要求高。此次主桥的中跨合龙段长3米、宽1.1米,重达6吨,现场采用塔吊将钢梁转运至桥面运输台车,再运输到中跨合龙位置,并使用全回转架梁吊机进行吊装合龙。据中铁大桥局京灶大桥项目主桥技术负责人陈春影介绍,合龙前对合龙口进行长达32小时连续观测,综合考虑可能出现的误差因素,提前给出精准的合龙段主梁配切长度,并在合龙前一天精确调整合龙口状态,使其充分满足平顺合龙条件。面对温度变化对合龙精度影响大的施工难题,建设团队通过在钢梁等位置预设温度传感器,定期监测桥梁的温度变化趋势,在达到适宜温度后,迅速对合龙段边主梁进行吊装锁定,完成体系转换,最终实现高精准对位,最大施工偏差仅2毫米。
“下一阶段,京灶大桥项目将完成桥面护栏、桥面铺装,机电、照明等附属设施施工,预计今年底具备通车条件。”陈春影说。
当前,汕头聚焦都市圈交通同城化发展,以推动全市域实现15分钟上高速为目标,以国省干线为主体,布局形成“两环八射多联”高快速干线网络。潮汕环线京灶大桥建成通车后,将有效解决潮汕地区榕江南河两岸数十万群众交通往来的出行需求,加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汕潮揭都市圈协同发展。
(记者蔡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