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汕头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营,实现了“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的政策功能叠加,标志着我市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去年以来,汕头保税区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建设“三大平台、六大中心”。汕头保税物流中心经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委批准同意设立,项目总投资3.06亿元,总面积约127亩,建设用地面积85013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作为粤东地区唯一享有“入中心退税”的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同时也是服务我市乃至粤东地区外贸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该中心于今年3月正式通过海关总署验收。验收通过后,汕头保税区管委会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加快推进汕头保税物流中心基础设施和信息化配套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终于在近期完成了封关运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据介绍,汕头保税物流中心的封关运营,将有效弥补保税区政策功能上的短板,利用其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和保税仓储、出口集拼、快进快出、转口贸易等传统优势业务,促进区港联动,拉动临港经济,进一步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汕头乃至粤东对外开放搭建起强有力的新平台,更好服务外贸优进优出、促进全市乃至粤东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活动中,汕头保税区管委会还与入驻汕头保税物流中心的领域跨境电商、雏鹰贸易、宝能物流、越海供应链、宏桥高科、塑米科技等企业签约,并与中行汕头分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据悉,中行汕头分行将充分发挥自身的国际化和多元化服务优势,为保税区各项重点项目建设及入园企业在未来五年提供不少于人民币200亿元的金融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授信融资、国际结算、投资银行、资金理财等传统业务,以及跨境本外币借款、跨境资产转让、跨境资金池、海外发债等创新业务,促进保税区外贸快速发展。
(记者黄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