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实施方案》(汕市监办字[2019]64号、汕市监办字[2019]198号)的通知,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流通领域和餐饮服务环节生产经营的食品及餐具进行安全监督抽样检验,从2019年7月1日到2019年7月31日共完成食品抽检1411批次,合格1385批次,不合格26批次,合格率为 98.16%(其中生产环节抽检560批次,合格560批次,合格率100%;流通环节抽检708批次,合格695批次,不合格13批次,合格率98.16%;餐饮环节抽检143批次,合格130批,不合格13批次<均为餐饮具>,合格率90.9%)。不合格项目为水产品禁用兽药(氯霉素)、食用农产品(4-氯苯氧乙酸钠、丙溴磷、吡唑醚菌酯、氧氟沙星)、微生物(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已对经抽检不合格的水产品、餐具依法实行召回等防控措施,并对经营使用不合格水产品、餐具的经营单位依法进行调查、处理。注:省级转移任务粽子专项抽检18批次已公布。
综合分析
氯霉素: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人体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者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灰婴综合症等。造成原因一是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二是在运输过程中违规使用。
农产品不合格主要原因分析:
豆芽:(4-氯苯氧乙酸钠)1. 生产商法律意识薄弱、不了解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标准,一味追求产量而非法添加该物质。2.不法生产商为了提高座果率、促进生长、增加产量,在生产豆芽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非食用添加剂4-氯苯氧乙酸钠。3.销售商不能有效把控进货质量关,采购来源不明豆芽。
柑:(丙溴磷)1、种植户缺乏安排合理使用农药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任意加大用药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2、不按照安全间隔期收获农作物。3、销售商不能有效把控进货质量关,采购来源不明的农产品。
香蕉:(吡唑醚菌酯 ) 1、种植户缺乏安排合理使用农药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任意加大用药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2、不按照安全间隔期收获农作物。3、销售商不能有效把控进货质量关,采购来源不明的农产品。
多宝鱼:(氧氟沙星) 1. 养植户法律意识薄弱、不了解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标准,非法使用违禁兽药。2.不法养植户为了减少水产品疾病发生、提高水产品的存活率,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兽药氧氟沙星。3.销售商进货查验不严,未对水产批发商的资质进行严格查验。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一般是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及致病菌这几个指标,是评价食品、餐具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餐具卫生工作中,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餐具卫生质量的优劣。食品、餐具微生物超标可能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餐具的卫生质量。消费者在使用受微生物污染的餐具后可能会引起呕吐、腹泻和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危害。
造成微生物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有几点:一是生产所用的原材料或是分装的半成品储存条件不好且储存时间过长,造成原材料腐变;二是生产厂家不重视生产环境、设备及生产人员卫生等外在条件的控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三是生产厂家没有进行危害关键点的分析控制等质量活动;四是产品包装密封性能差,造成产品受到污染。
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在水、土壤、食品以及医院等环境中广泛存在。由于其对消毒剂、干燥、紫外线等理化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会给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带来较大的健康风险,容易引起急性肠道炎、脑膜炎、败血症和皮肤炎症等疾病。瓶(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主要来自水源污染或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卫生控制等不到位。身体免疫能力低下者应尽量减少饮用瓶(桶)装饮用水。如果发现饮用水出现明显的异味,一定不要饮用。
附件:
1、2019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第六期(市级食品监督抽检)合格明细表
2、2019年食品监督抽检第六期(市级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明细表
3、2019年食品监督抽检第六期(省级转移任务食品监督抽检)合格明细表
4、2019年食品监督抽检第六期(省级转移任务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明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