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社会组织党组织、社会组织:
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市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决定和乡村振兴、绿美汕头生态建设工作部署,鼓励引导全市社会组织积极参与“6·30”助力乡村振兴、绿美汕头生态建设,市民政局、市社会组织党委特向全市社会组织党组织、社会组织发出倡议如下:
一、党建引领,积极参与
积极参与“6·30”助力乡村振兴、绿美汕头生态建设,既是社会组织的重要责任,又是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重要体现,更是社会组织实干成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广阔舞台。全市社会组织党组织、社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扛牢政治责任,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履行社会组织社会责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组织动员广大党员、会员、社会力量,为助力乡村振兴、绿美汕头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二、发挥优势,合力推进
全市社会组织党组织、社会组织,在组织开展“6·30”公益慈善捐赠的同时,要主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6·30”助力乡村振兴、绿美汕头生态建设。
行业协会商会要结合行业实际,整合会员企业资源,引导动员会员企业,积极开展乡村对口产业帮扶服务活动,助力乡村产业增值收益;引导动员会员企业积极帮助乡村打造特色产业,提高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引导动员会员企业帮助乡村建立产业发展基地,助力乡村地区兴办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经营主体,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科学教育类社会组织要发挥技术优势,开展智力和技术支持,支持农技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内涵式发展,助力乡村建设高素质人才、实用人才、创新人才的发掘、培养和推介。教育培训类社会组织可以围绕教育帮扶,在乡村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技术培训,提升乡村人力资源职业技能,提高乡村劳务输出的专业化、标准化水平。
文化体育卫生类社会组织要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推动文化体育强乡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播文明理念。
卫生类社会组织要发挥医疗资源优势,开展医疗卫生帮扶,通过组织专家下基层,业务骨干支援乡镇卫生院等方式,不断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养老服务机构、红白理事会等社区社会组织要发挥属地服务作用,积极参与乡村老年人养老事业、民俗民约社会治理建设,激活乡贤资源,发挥乡村精英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增强基层多元参与、协商共治能力,革除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的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
慈善、公益类社会组织要与各乡村进行“一对一”帮扶,组织爱心企业、个人会员,通过捐款捐物、慈善义演义卖、义诊等方式为贫困群众奉献爱心;开展公益服务项目,为农村独居、空巢老人以及贫困重度残疾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提供帮助。
其他各社会组织要根据自身优势,各尽其长,各显其能,因地制宜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参与政府购买服务、乡村振兴资金申请、公益创投申报等活动,切实增强为乡村提供服务能力水平。
三、探索创新,注重实效
全市社会组织党组织、社会组织,要积极探索创新,采取有效方式,扎实开展“6·30”助力乡村振兴、绿美汕头生态建设。比如,在助力乡村美化方面,可以对接相关政府部门和乡村,以开展共建认捐一片公益林方式,助力当地乡村提高森林覆盖。在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可以通过各电商平台,组织线上采购促销、会员单位团购、会员个人爱心收购等消费活动,或通过线下直接点对点连接、实地购销、“以买代帮”等方式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社会组织及会员单位可积极在相对落后地区举办各类会议、会员活动,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当地消费,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帮扶地区重点建设区域性和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继续通过直接帮扶、设立市场化基金等多种方式,服务当地特色产业综合发展,支持帮扶地区发展绿色农业,开发推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助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和形成乡村人才振兴合力。
四、乐善好施,帮扶济困
涓流共汇,足以涌成江河;绵力齐聚,定能众志成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汕头市2023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传递爱心和力量。我们期待大家共同伸出援助之手,奉献关爱之心,一起弘扬“乐善好施、患难相扶”的精神,以实际行动支持慈善事业发展,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社会组织力量!我们期待您的参与,衷心感谢您的支持!
汕头市民政局
汕头市社会组织党委
2023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