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国救助机构开放日的第十一个年头,为更好展示我市救助管理工作成效,让社会各界增进对救助工作的了解,提高救助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力和社会参与度。6月19日,市民政局在市救助站举办了以“科技赋能筑大爱,温情救助守初心”为主题的“6.19”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珩出席活动并讲话,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勤裕主持活动启动仪式。我市有关机关事业单位代表、救助管理工作特邀社会监督员,各定点医院、学校、爱心社会组织、新闻媒体以及热心市民代表约5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启动仪式、现场参观、满意度测评三个环节,通过发言交流、展览宣传、政策咨询、意见反馈等方式,全面宣传救助政策法规,展示市救助站近年来救助服务工作的成效,虚心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检查,在开放中增进了解,在沟通中强化共识,在互动中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全社会关注救助工作、关爱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氛围。
启动仪式上,李珩同志代表市民政局对各部门、各单位、社会组织和热心市民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救助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民政、公安、卫健、城管等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关心、理解、支持与帮助下,我市救助管理体制机制日益完善,生活无着流浪人员救助服务能力持续加强,长期滞留人员寻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李珩同志要求市救助站要永葆为民初心,始终心系群众,怀慈悲之心践行救助之责,不畏艰辛、用爱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每一个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保障工作;同时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继续支持、参与救助工作,同心协力提升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这个最特殊、最困难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新时代社会救助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促进汕头社会和谐稳定。
市救助站主要负责同志作《科技赋能筑大爱,温情救助守初心》主题发言,介绍了近年来市救助站强化改革创新,围绕人文关怀、科技赋能,不断提升机构内部管理水平,加快寻亲返乡步伐,全力以赴用科技赋能构筑救助大爱,用温情救助守住为民初心,最大限度保障流浪人员合法权益的情况。市救助管理工作特邀社会监督员代表在启动仪式上作发言,充分肯定市救助站的工作成果,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潮普慈善会负责人代表社会组织发言,他呼吁广大社会组织要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动员会员单位和从业人员关注救助工作,关爱流浪人员群体,以实际行动支持我市救助管理事业。随后,潮普慈善会、女企业家协会、心连心义工协会、江西商会、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等多家热心社会组织现场为市救助站捐赠了一批物资,用于帮助改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
参观环节中,在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带领下,参加人员实地参观了救助业务大厅、受助人员生活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等救助区域,深入了解市救助站的工作内容、服务流程、服务环境以及滞留在站受助对象的救助生活情况等。同时,站内还专门设置了图文展示区、视频宣传区及救助咨询台,通过摆放宣传展板、易拉宝、播放宣传视频、发放宣传资料和爱心联系卡等形式,向参加人员展示近年来市救助站服务流程、街面救助、寻亲返乡、生活照料等救助工作开展情况,讲解救助管理的政策法规、救助途径渠道和程序,宣传救助管理工作中的温情故事,展示科学技术在救助管理工作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积极回应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收集大家对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科技赋能筑大爱,温情救助守初心。在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道路上,市救助站始终坚持用温情的救助一路护航,用科技手段照亮回家之路;近五年来,市救助站累计救助人员2000多人次,通过多种途径寻亲成功并护送返乡500多人,其中救助离家时间最长的57年,有力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助力汕头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次“6.19”开放日活动的举办,有力拉近了社会各界、人民群众与救助管理机构的距离,扩大了救助管理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让“阳光救助”成色更足。市救助站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虚心听取民意,接受社会监督,一往无前,笃行不怠,不断提升救助管理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切切实实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