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汕头市人社部门紧扣“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以“专项派遣精准化、保障服务人性化、培育管理全链条、就业通道多元化”为主线,纵深推进“三支一扶”计划,向基层一线输送青年人才。
靶向派遣强供给 构筑基层人才输送链
汕头市人社部门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构建精准化人才派遣机制。2023-2024年,当地累计招募“三支一扶”人员432名,超84%派驻至涉农区县、镇街及乡村振兴重点村,及时补充了农业技术、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紧缺岗位,实现人才供给与基层需求精准对接。
当地创新驻镇帮扶模式,为全市60个帮扶镇(街)专项选派87名人员,由镇党委定岗定责,深度参与乡村规划编制、产业招商对接、防返贫监测等工作。组织人员参与基层就业驿站建设,开展政策宣讲、岗位匹配等服务;参与“南粤家政”技能培训与市场推广;通过链接就业资源、跟踪服务成效,结对帮扶脱贫户1835人次,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有力帮助。
强化保障优环境 打造安心服务生态圈
为解除人才后顾之忧,汕头市人社部门构建“规范化待遇+精细化关怀+制度化激励”保障体系。严格落实省级待遇标准,按月发放3600元生活补贴,兑现3000元安家费、1000元交通补贴,及时兑现粤东西北地区就业补贴并购买商业意外险。
当地建立“走访慰问、困难帮扶、成长关怀”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局领导深入基层服务点走访慰问,协调解决住宿、跨部门协作等实际困难。搭建交流平台,定期组织优秀人员分享经验与服务故事,促进互学互鉴。规范节日慰问制度,每年统一发放慰问金,切实增强人才归属感。
全链条培育提能力 锻造基层服务生力军
汕头市人社部门建立“制度管理+培训赋能+导师帮带”培育机制,提升人才服务基层质效。出台驻镇帮扶人员管理等工作制度,构建联席会议、月调度等工作机制,建立工作通讯录和微信联络群,实现高效通联。
与此同时,当地推行“一对一”导师帮带制,由服务单位骨干或镇街班子成员担任导师,助力“三支一扶”大学生在基层快速成才。
多元畅通拓渠道 建设期满就业新格局
为拓宽人才发展路径,汕头市推行“定向招录+岗位开发+创业扶持”模式。2025年公务员招录设乡镇定向岗位21个,事业单位提供定向岗位44个。近3年招募人员中,共320人考入机关事业单位。
当地建立期满人员就业台账,联动国企、规模以上企业开发优质岗位,对未就业人员实施“1131”精准帮扶。支持基层创业创新,强化创业培训、技术指导、项目孵化,以及税收优惠、一次性补贴等支持,2024年,131名期满人员中124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