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府办印发汕头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提出,2019至2021年全市将共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以上。到2021年底,全市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35%以上,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劳动者整体技能素质明显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明显提高,技能人才政策环境明显改善,为汕头全面建成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方案提出,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导向,优化整合政府、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企业、社会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着力抓好印染、烹饪、化工、家政服务、玩具设计等领域重点产业急需的技能人才培养,围绕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社区服刑人员和贫困劳动力、贫困家庭子女等重点培训对象,积极推动各项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努力实现职业培训与企业用工、岗位需求的全方位对接。
方案明确,实施十项重点群体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包括:
(一)实施新生代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求,大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全面提升新生代产业工人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积极引导帮助中小微企业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深入实施新生代产业工人(含港澳青年)“圆梦计划”,建设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南粤工匠队伍。
(二)实施“粤菜师傅(潮菜)”工程。以潮汕菜、潮式点心、潮式卤味等潮菜系列为重点,建成一批省市级“粤菜师傅(潮菜)”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潮菜师傅乡村实训基地,推进“粤菜师傅(潮菜)”工程示范基地建设,大规模开展“粤菜师傅(潮菜)”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粤菜烹饪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打造“粤菜师傅(潮菜)”文化品牌。到2021年,全市开展“粤菜师傅(潮菜)”培训3000人次以上,直接带动10000人实现就业创业。
(三)实施“南粤家政”工程。围绕新形势下“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的迫切需求,以母婴服务、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护理服务等领域为重点,以医疗护理服务为突破口,突出标准制定、技能培训、职业评价、促进就业、诚信建设、品牌创建等,推动我市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努力实现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素质有提升、就业有渠道、权益有保障。到2021年,全市开展家政服务类培训2.1万人次以上。
(四)实施企业学徒培养工程。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推动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入合作,加快培养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深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模式,促进劳动者更高质量就业。到2021年,全市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2400人次。
(五)实施企业职工转岗转业培训工程。发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培训主体作用,对受经济环境等影响的困难企业、印染、玩具、纺织服饰等企业和转型升级企业的职工开展提升职业技能和转岗转业能力的各类培训,支持帮助企业稳定职工队伍,促进稳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对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失业人员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再就业。
(六)实施农村劳动力精准培训工程。继续实施农民工“春潮行动”“求学圆梦行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返乡创业培训计划”“领头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育计划”和乡村工匠培训等专项培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乡土人才培育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积极培养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农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广泛开展各类农村电商培训,打造农村电商驿站。完善结对帮扶机制和贫困劳动力建档立卡信息系统,摸清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对农村贫困劳动力(含贫困家庭子女)开展适应就业需求的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补助。
(七)实施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工程。紧密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和退役军人实际需要,大力实施退役军人全员适应性培训与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制定技能培训具体专业(工种)目录,重点培训就业创业所需知识和专业技能,鼓励退役军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考取相关技能证书,探索建立退役军人定点培训基地。到2021年,退役军人参训人员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达到90%以上。
(八)实施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教育培训工程。全面摸清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以下称“两后生”)生源情况,根据地区就业市场需求和“两后生”的教育培训意愿,分类组织“两后生”精准对接职业院校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采取长、中、短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模式,提高“两后生”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基本消除“两后生”无技能从业现象。
(九)实施安全生产知识提升工程。以大力推进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知识提升行动计划为重点,开展化工(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领域的企业及安全生产责任较重的行业企业全员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特别是企业经营者和新工人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及各类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资格培训。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培训专项执法监察,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合格后上岗制度,确保全市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行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覆盖率达到100%,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得到全面提高。
(十)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以实施推进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为重点,适应残疾人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的需要,依托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残疾人掌握就业技能,提升技能等级,推动实现就业创业。到2021年,全市新增培训1896人,各类残疾人接受培训的机会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