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政府门户网站 Shantou Municipal Government 头部
分享到:
关于汕头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 2014-03-06 19:00
  • 来源: 汕头市财政局
  • 发布机构:汕头市财政局
  • 【字体: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汕头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我市财政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有力监督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抓收入、保运转、促转型、惠民生,全力服务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因全年决算尚未完成,以下预算执行数字在决算编制汇总后会有所变化。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执行情况
  2012年来源于汕头市财政总收入2205396万元,比上年增长(下称增长)2.07%,比上年增收(下称增收)44669万元。其中:上划中央收入677180万元,增长4.80%,增收30999万元;上划省收入289949万元,增长12.29%,增收31724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63447万元,增长12.57%,增收107618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274820万元,下降31.33%,减收125361万元(部分国有土地使用权未能按计划出让)。
  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6344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5.40%,增长12.57%,增收107618万元。其中:税收收入61407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6.68%,增长10.08%,增收56243万元;非税收入34936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5.91%,增长17.24%,增收51375万元。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63447万元,加上税收返还收入13967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21116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8482万元、公共财政预算上年结余收入129784万元(根据省批复决算结转下年使用的专项资金)、公共财政预算调入资金44438万元(其中潮阳区、潮南区调入资金43749万元),收入总计1916944万元。
  2.支出执行情况
  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72005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4.32%,加上上解上级支出48778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支出142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44356万元(结转下年使用的专项资金),支出总计1914610万元。
  2012年全市财政收支相抵,净结余2334万元。
  (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执行情况
  2012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6980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0.93%,按可比口径(财政体制调整因素)增长8.69%,增收2517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24295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3.29%,增长7.26%,增收12362万元;非税收入12685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0.33%,增长11.23%,增收12808万元。
  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9809万元,加上税收返还收入13967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21116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8482万元、公共财政预算上年结余收入55218万元(根据省批复决算结转下年使用的专项资金)、下级上解收入503万元,市本级收入总计1204805万元。
  2.支出执行情况
  2012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35578万元,按可比口径(支出核算方式调整)增长6.06%,完成年度预算的94.80%,加上补助下级支出676769万元(其中市补助区县支出115895万元,省经市本级转拨区县56087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951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71811万元,市本级支出总计1203672万元。
  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各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1229万元;(2)国防支出1565万元;(3)公共安全支出68995万元;(4)教育支出49390万元;(5)科学技术支出9823万元;(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791万元;(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671万元;(8)医疗卫生支出32554万元;(9)节能环保支出18888万元;(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8128万元;(11)农林水事务支出16911万元;(12)交通运输支出42034万元;(13)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3252万元;(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3390万元;(15)住房保障支出28784万元;(16)国债还本付息支出686万元;(17)其他支出14487万元。
  2012年市本级财政收支相抵,净结余1133万元。
  2012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出现缺口,市财政根据年度预算指标进行清理,收回部分支出指标,同时对非税收入按各征管单位实际完成情况相应调整支出指标。
  (三)2012年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安排
  2012年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18482万元,具体项目安排如下:
  1.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3000万元(相应调整年度预算项目支出计划)。
  2.重点基础设施项目15482万元。
  (四)政府性基金收支执行情况
  1.全市政府性基金收支执行情况
  2012年全市各项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7482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4882万元,上年结余收入63396万元(根据省批复决算结转下年使用的资金),收入总计373098万元。
  2012年全市各项政府性基金支出合计26243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万元、教育支出13054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5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12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93151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81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2148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20万元、其他支出7261万元,年终结余(结转下年使用的专项资金)110666万元,支出总计373098万元。
  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执行情况
  2012年市本级各项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5704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382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3265万元,收入总计224133万元。
  2012年市本级各项政府性基金支出合计12460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万元、教育支出141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2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07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5647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4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2148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42万元、其他支出2888万元,加上补助下级支出14709万元,年终结余(含结转下年支出)84818万元,支出总计224133万元。
  二、2012全市财政工作情况
  2012年,我市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认真研究落实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对2012年预算的决议和市人大财经委的审查意见,积极组织收入、严格预算执行、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着力做好聚财文章,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推动公共预算、国土基金、国有资本经营及公共资源利用、政府投融资“四轮齐转”,多渠道聚集发展资金,为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财力支撑。二是积极促产培财,千方百计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夯实税源基础。三是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结构性减税双重压力,各区县、各级财税部门全力以赴挖潜增收,保持收入平稳增长。四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全年中央和省对我市转移支付补助76.08亿元。潮阳区、潮南区列入全国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每年可获中央、省、市9.33亿元补助资金。
  (二)着力创新机制,扶持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搭建公平、公开、透明的资金分配平台,开展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试点,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科技创新型项目竞得395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二是抓住汕头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契机,设立电子商务等专项扶持资金,支持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发展。三是市财政拨付扶持中小微企业资金6400万元,通过资金引导、税费优惠、融资支持以及完善公共服务等方面扶持企业发展。四是市财政落实拨付省市产业转移专项资金1.38亿元,争取重点园区贷款贴息对口扶持资金约1692万元,促进产业转移园区发展。五是扎实推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工作。
  (三)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建设    
  全市财政投入民生领域资金124.96亿元,占财政支出72.1%,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切实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落实资金办好十件民生实事。落实1.75亿元开展千村环境卫生整治,改善村容村貌;拨付资金1.66亿元推进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拨付资金2700万元,对全市373所贫困山区、边远农村小学7499位在编在岗教师每人每月发放300元生活补贴;拨付资金3000万元新增100辆小型公交车,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762万元,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落实资金500万元支持中心城区公园免费开放;全面启动城区燃气管网建设;启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潮阳区、潮南区获省2.6亿元“村村通自来水示范县”竞争性扶持资金;落实资金448万元支持乡镇文化设施达标建设。支持“全民健身广场”建设,免费开放运动场,发挥公益服务功能。二是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市财政拨付支农资金3.65亿元,加大对农村水利、农业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做好扶贫“双到”帮扶工作。三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安排7800万元落实提高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政策,拨付5500万元支持重点职业学校建设,落实1000万元支持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四是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全市60周岁以上未定期领取退休养老金的居民发放标准基础养老金。市本级落实配套资金1.07亿元,把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和优抚对象医疗补助纳入医保范围,使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医保待遇。各级财政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支出1.35亿元,支持预防保健、社区卫生、地方病防治、收治救助及全民低成本健康工程等建设。
  (四)以改革促管理,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是制定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第一、二批指导目录,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市级政府购买服务采购金额7576万元,比上年增长55.9%。二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基本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目标,财政性资金基本实现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核心、以直接支付方式为主的管理模式。三是全面铺开市本级公务卡改革,公务卡报销还款金额比上年增长50%。四是推进政府投资评审管理改革,全年核减政府投资项目造价2.92亿元,核减率9%。五是加强对就业、中心城区“城中村”和涉农社区供水直抄到户、农村饮水安全等重点民生项目资金绩效评价。
  (五)依法理财,构建高效安全理财机制
  一是推进财政“大监督”体系建设,积极构建 “职责明确、科学规范、运行高效、制衡有力”的内控体系。二是完善国库管理制度。全面启用财政业务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以预算指标控制用款计划、用款计划控制资金支付。三是加强预算约束。严格按照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执行,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均衡性,严格控制追加支出的资金总量。设立部门机动经费解决预算执行中不可预见事项的支出,一定程度上减少部门频繁要求追加资金现象。四是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公开办事制度,打造“阳光财政”。
  2012年财政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受经济下行、结构性减税以及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2012年税收收入和国土出让金收入完成情况不理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国土出让金收入无法完成年初的预算收入计划,影响预算支出执行;公共财政收入质量有待提高;区域间财力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财政促产培财方式有待优化,资金绩效仍需提升。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在新一年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三、2013年预算草案
  新的一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大会战拉开帷幕,一批重点项目投产,城市综合运营建设平台项目铺开建设,将对经济增长形成有力的拉动,为财政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财政收支矛盾将显得更加突出。一方面是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国家房地产调控、实施结构性减税和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因素影响,短期内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随着财政民生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增政策性刚性支出资金需求较大、偿还政府债务负担沉重、需加大力度扶持产业发展,财政面临较大的支出压力。
  2013年我市财政收支计划草案如下:
  (一)全市财政收支计划草案
  根据2013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税形势,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1079061万元,增长12%,增收115614万元,其中:税收收入706190万元,增长15%,增收92112万元;非税收入372871万元,增长6.7%,增收23502万元。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1079061万元,加上税收返还收入13967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91657万元,公共财政预算上年结余收入14669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调入资金33003万元,收入总计1990088万元。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1929111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55729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3425万元,支出总计1988265万元。
  全市收支相抵,预计净结余1823万元。
  (二)市本级财政收支计划草案
  2013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403092万元,增长9%,增收33283万元,其中:税收收入276965万元,增长14%,增收34013万元;非税收入126127万元,下降0.6%(按可比口径增长11.2%),减收730万元。
  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403092万元,加上税收返还139677万元(其中市本级83129万元,经市本级转拨区县5654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91657万元(其中市本级58134万元、经市本级转拨区县533523万元)、公共财政预算上年结余收入72944万元(其中上年结转使用的专项资金71386万元)、公共财政预算调入资金2703万元、下级上解收入500万元,收入总计1210573万元(剔除省经市本级转拨区县补助支出、省补助市专项支出和上年结转支出,实际可用财力496922万元)。
  2013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508695万元,加上补助下级支出681685万元(其中市补助区县支出91614万元,省经市本级转拨区县59007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9799万元,支出总计1210179万元。
  市本级收支相抵,预计净结余394万元。
  2013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要求,具体安排如下:
  ——基本支出181046万元。
  1.人员经费164929万元。
  2.公用经费16117万元。
  ——民生专项支出318345万元。
  1.安排社会保障支出71685万元,继续巩固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
  2.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6445万元(原列入卫生类支出的农村合作医疗并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善儿童保健、居民健康档案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实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开展“平价诊室、平价药包”医疗服务。
  3.安排教育支出54402万元,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开展“教育创强”专项工作,实行贫困边远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贴。
  4.安排城乡社区事务和环境保护支出41837万元,继续推进千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绿满家园”全民行动。
  5.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18672万元,主要是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建、村居干部补贴、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支出等。继续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加快水利堤防建设。
  6.安排住房保障支出71685万元。
  7.安排价格调节基金支出2416万元(另上年结转1601万元),继续实施低收入群体临时价格补贴。
  ——促发展专项经费。整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业、科技专项资金等,设立扶持新兴产业资金6800万元(其中公共预算科技专项经费3300万元,国土计划3500万元),以绩效为导向,实行竞争性分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涉及财政体制和税收征管等支出,主要是:上解省支出19799万元,补助区县财力性支出39386万元,税收及社保费征收经费3200万元、总预备费2000万元、预算周转金1000万元以及偿债资金等。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计划
  1.全市政府性基金收支计划
  2013年全市各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533168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结转使用的专项资金)110666万元,收入总计643834万元。
  2013年全市各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合计64329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万元、教育支出16612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9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00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29145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269万元、交通运输支出63614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670万元、其他支出21181万元,预计年终结余54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支出总计643834万元。
  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计划
  2013年市本级各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404981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结转使用的专项资金)84818万元,收入总计489799万元。
  2013年市本级各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合计47383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万元、教育支出778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69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61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90225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774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7614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647万元、其他支出1853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5582万元。年终结余38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支出总计489799万元。
  四、科学生财聚财用财,全力服务汕头经济社会发展
  (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促发展壮财源
  一是大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保持政府投资合理增长。充分发挥汕头作为粤东中心城市的优势,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综合项目建设。积极打造粤东现代服务、交通航运、文化科教、旅游休闲中心,建设总部经济,夯实税源基础。二是促进产业园区扩能提质。着力完善市内各区县产业转移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在园区上项目的积极性,形成布局合理、特点鲜明、配套完善、集约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全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重点引进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进园发展,使园区尽快成为经济发展和创税聚财的主阵地。三是大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完善财政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扶持企业发展上水平上规模,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大型骨干企业,形成稳定的支柱税源。统筹国有资本和资源,通过市场运作和金融创新,扶优汰劣,扶持优势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劣势企业改制和退出,盘活土地、厂房、设备,变包袱为资源。四是创新思维支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发展。对符合信息产业发展趋势,能够产生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并且能为汕头增加税收的项目加大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大型网上购物平台在我市注册落户、配套大型物流配送中心等,抢抓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发展机遇,实现经济发展阶段的战略转型。
  (二)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改进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
  一是健全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竞争性分配制度,以“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方式,重点扶持我市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落实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加快形成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利益导向,支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三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坚持财政资金引导、市场运作为主、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原则,充分发挥汕头民资民力丰富的优势,拓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加快城市建设发展。四是改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源培植方式,运用贴息、补助、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手段,将财政支持经济的重点从直接投入项目向加强基础设施和发展平台建设转变,提高财政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
  (三)统筹运用各种资源,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做好资金保障
  一是千方百计抓好组织收入工作。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收支管理,加强对区县收入构成的核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二是研透政策,主动作为,做好政策对接、项目对接、资金对接,争取中央和省对我市更大支持。同时落实保障经费,调动各级各部门积极性,鼓励向上向外争取建设资金。三是完善国有土地储备经营机制及资金管理,推进珠港新城、金凤半岛、汕大南侧、莲塘片区、新溪片区等大宗土地收储、整理、出让,促进土地保值增值和储备资金良性循环,做大国土基金盘子。四是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加强对融资债务的监管,建立融资、建设、偿债责任落实,资金借、用、还良性循环的政府投融资机制。五是推动公共资源盘活运营。规范公共资源出让、收益上缴及拨付等,研究通过金融等手段,做大住房公积金等政府性资金增值收益,挖掘增收潜力和空间。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一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压缩一般性支出,落实好严格控制行政经费开支、“五个零增长”、降低楼堂馆所建设标准等措施,厉行节约,把更多的财力用于解决民生问题。二是落实民生增支政策。按照10%的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55元提高到65元;建立山区和边远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从人均25元提高到30元;提高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三是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6.69亿元,争取上级支持和社会资金投入,集中财力办好市委、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四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机制,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积极推进为民办事问民意工作。
  (五)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是实施新一轮财政管理体制。强化激励机制,建立共同投入、共促发展、共享成果的分配机制,调动各级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对2012年区级基本财力保障水平低于7.6万元/人·年的财力缺口区,市通过奖补结合帮助消化缺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是深化财政改革,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完善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和征询意见机制。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和问责机制,推进绩效评价与预算编制的有机结合。继续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和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狠抓预算执行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加大预算信息公开力度。三是积极创新财政监督手段,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财政预算指标和资金支付稽核系统,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财政服务改革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拼搏奋进,扎实工作,为推进我市新一轮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汕头市政府门户网站 Shantou Municipal Government 脚部
    主办: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保障:汕头市政务服务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 : 4405000014   粤ICP备050666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27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假冒政府网站举报电话:0754-88278342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 -
    汕头市政府门户网站 Shantou Municipal Gover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