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企业是“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战略性主导力量,是实现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中国第一家感光企业——汕头公元厂,曾突破欧美技术垄断,在中国民族工业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汕头工业发展史的印记。12月1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中国摄影家》杂志社、中国感光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丰碑永存——纪念林希之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在市公元感光材料工业总公司厂区举行,活动为公元厂创始人、被誉为“中国感光工业之父”的林希之塑像揭幕,并展出了林希之和公元历史影像及公元黑白摄影作品,向公众展示公元的物质遗存和文化内涵,弘扬林希之等老一辈公元人的开拓创新精神。
今年是林希之诞辰100周年,活动中,国内多位名家也借展览机会,讲述了自己摄影艺术成长路上与“公元”结下的不解之缘。现场,60幅采用超期公元牌相纸制作的摄影作品展示出公元胶片影像特有的光彩,同时展出的还有国内名家使用公元牌产品摄影作品、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传统工艺摄影作品、世界彩色摄影史作品以及汕头市摄影人致敬作品等。与会嘉宾还和该厂老工人一起参观了国内唯一的钡地纸生产线和超级压光机等胶片时代专业设备设施。
《中国摄影家》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兼主编阳丽君表示,林希之先生当时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带领着公元厂振兴了民族企业,创造出了很多感光的材料,意义非常重大,“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林先生的精神,建设自己民族的工厂、企业和民族精神、文化。”
记者了解到,目前,汕头公元厂正在申报国家工业遗产项目。汕头公元感光材料工业总公司党支部书记谢伟明表示,我市现在提出“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发展方向,大家深受鼓舞。当前的汕头,更需要大力发扬老一辈工业人的工匠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奋力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本报记者 林蓁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