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长达八天的超长假期,汕头文旅市场热度持续升温。据大数据初步测算,10月1日至8日,全市接待游客450.2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7天增长17.18%;实现旅游收入28.7亿元,增长20.11%。值得注意的是,我市接待游客连续多日单日接待量破百万人次,其中10月5日达到118.75万人次。
假期期间,汕头各景区、文化场馆和公共场所推出的超200项文旅活动精彩上演,涵盖非遗体验、民俗展演、文化展览、景区主题互动等多方面,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场文旅盛宴。
潮汕民俗实力“圈粉” 吸引13万人次参与
在汕头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华夏民俗文化周暨潮汕民俗文化博览会,以“兴·潮”为主题,采用“文化周+博览会”复合模式,集结静态展陈、动态演出与互动体验,带来“探潮俗、品潮茗、尝潮味、览潮居、识潮贤、听潮韵、赏潮艺、游潮景”八大亮点,实现吃喝玩乐购一站式体验。从深圳回汕头过节的陈女士表示,她专程带孩子前来观展,孩子对剪纸、彩瓷等非遗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并积极参与动手体验。她认为汕头在弘扬本土文化方面成效显著,也希望借此机会让孩子更深入地了解潮汕民俗特色。
活动累计吸引13万人次参与,不仅在黄金周期间引爆消费新热点,更凭借独特的文化魅力、政府的有效引导与精湛的非遗技艺,赢得社会各界如潮好评,成为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又一里程碑。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陈传生告诉记者,他希望通过本次展会,将汕头剪纸推介给更多游客,推动这项非遗技艺传播得更远、展现得更加精彩。
在小公园开埠区、龙眼南路等网红景点,英歌舞、舞龙舞狮、二十四节令鼓等民俗表演轮番上演。其中,融合科技与传统的机器人AI英歌舞别具韵味,成为亮点之一。小公园老妈宫戏台举办的“月满潮乡・戏贺双节”潮剧潮乐汇演活动,通过潮剧、折子戏、非遗体验、杂技等节目,结合潮州歌册、汕头讲古等非遗形式,让传统艺术不止于“看”,更可亲身体验。
各大文化场馆也成为热门打卡地。汕头博物馆推出粤东藏珍、江河入海流等常设展及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特展,“红马甲”志愿者为观众生动讲解文物历史。侨批文物馆延长开馆时间,年轻讲师团以新颖方式讲述侨批故事,让历史文化焕发新活力。
汕头入选“必吃榜”宝藏美食小城Top10
探访本地特色美食、体验地道生活方式,成为游客深度旅游的重要选择。假期期间,汕头“以食引客”成效显著,大批游客跟随“必吃榜”走进街头巷尾。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汕头入选国庆假期“必吃榜”宝藏美食小城Top10,美食吸引力持续增强。
合胜市集好吃街融合“四永一升平”老街文化,重现老汕头埠商贸风貌。游客在此可品尝地道潮汕美食,欣赏英歌舞、鱼灯舞等演出。镇邦美食街、龙眼南美食街等人气爆棚,蚝烙、牛肉丸、卤鹅等美味吸引游客排队品尝。深圳游客张先生称赞:“这里美食丰富,牛肉火锅、蚝烙、肠粉等都让人回味无穷。”
“潮汕风情”游入选广东入境游精品线路
2025年9月30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携程集团联合推出首批五条“广东入境游精品线路”,“潮汕风情”汕头+潮州2日1晚游成功入选。该线路以“非遗美食+海岛风光+古桥智慧”为亮点,涵盖漫步小公园骑楼群、登南澳岛观山海、品味牛肉丸与粿条等非遗美食,全方位展现“舌尖上的潮汕”。
这个假期,各大景区景点活动亮点纷呈。中海黄金海岸打造的小镇海岸生活节,融合帐篷露营、电音派对、赶海等元素,中秋月圆夜,第26届潮汕中秋烧塔赏月活动如约而至。广场轮渡推出醒狮表演,让游客在饱览“一湾两岸”风光的同时感受非遗魅力。小公园开埠区机器人AI科技秀、裸眼3D屏幕带来沉浸式体验。潮剧潮乐汇演、英歌舞快闪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体育赛事同样精彩,粤澳男篮明星赛、村BA篮球赛等轮番上演,展现城市活力。
(记者 方浩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