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政府门户网站 Shantou Municipal Government 头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分享到:
我市各区县筑牢超强台风“桦加沙”防御安全线
  • 2025-09-24 09:12
  • 来源: 汕头日报
  • 发布机构:汕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城管部门对高风险树木实施修剪减负。 记者 蔡晓丹 摄)

(各区县开放应急避难场所。 记者 郭丹 摄)

  为筑牢超强台风“桦加沙”防御安全线,我市各区县提前部署,扎实做好台风防御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金平区:撤离低洼处危旧房屋人员

  为应对超强台风“桦加沙”,9月23日,金平区各单位加强应急联动,全面落实防御措施,重点加强危房巡查排查力度,劝导和有序组织低洼处危旧房屋人员搬离,多方合力,为居民的安全撑起一把坚固的“防风伞”。截至23日中午,金平区已转移危房人员139户252人,其中7户12人安置在应急避难场所,其他为投亲靠友。在建工地转移工人1683人,田头寮、临时构筑物、简易工棚、养殖场等转移人员339人。

  金平区光华街道以网格为单位,全面摸排辖区独居老人、低洼地段住户、户外施工人员等重点人群,特别是聚焦乌桥岛重点片区,建立转移台账,通过上门劝导、专车接送等方式,有序转移至指定庇护场所,确保“应转尽转、不落一人”。23日上午,街居工作人员对辖内危旧房屋进行深入排查,发现有居民房屋老旧、地势较低洼,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立即动员他们做好紧急撤离,并协助他们投亲靠友或安置到应急避难场所。在位于民主巷的光华街道应急避难场所,记者看到,不时有工作人员开车送群众到这里,有的老人腿脚不便,工作人员立即推来轮椅,一路将他送到房间,并送上茶水。

  据介绍,从22日开始,金平区各街道已开放应急避难场所,为有需要的困难群众提供24小时应急避险。同时配备专门的看守人员和应急物资,以确保在危险区域内的群众能够得到及时、妥善的安置。光华街道二马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陈东龙说:“为应对超强台风,街道提前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我们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动员危房群众,坚决落实‘应撤尽撤’要求,全力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对于居住在低洼处危旧房屋的人安全转移,我们做到‘早准备、快行动、管到底’这三步。”

  龙湖区:全力筑牢防台风安全防线

  龙湖区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区各级各部门、相关体系全面响应到位,区领导及职能部门下沉一线督导,重点围绕人员转移、水面防风、建筑工地管控、水利设施调度、交通保障、应急准备及隐患排查等方面,全力以赴做好台风防御各项工作。

  面对老厝区、低洼易涝区、在建工程、滨海景区等重点区域,以及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全区共启用避难场所124处,转移人员1021人(含深海网箱养殖人员43名),并加强安置点服务管理,确保常住人口、外来务工及旅游人员全覆盖,切实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同时,全面关闭辖区523艘渔船(含国库、乡镇管理及小型船只竹筏)并落实防御措施,加强上岸人员管控,严禁擅自出海;辖区2个渡口(大衙、旦家园)全部关闭,渡船妥善停泊加固,其中草池渡口(位于水源保护区)此前已关停,妈屿岛滨海浴场等全部滨海景区已关闭并封闭管理。

  此外,全区60个在建工地已全面落实停工措施,转移施工人员857人。全区8座进水涵闸已全部关闭,并启动2个电排站强排,保持沟渠、涵闸低水位运行;落实人员加强动态巡查监管。全区组建专业救援队伍21支1047人,组建应急排涝队伍,预置人员及抽排水设备于易积水点待命。

  自21日启动应急响应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压实行业主导的隐患排查责任,对广告牌、塔吊等高空构筑物,行道树、围墙等易倒伏物落实加固或拆除;对城乡易涝点、渔船停泊点、在建工地、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再检查、再落实;特别加强对老厝区、自建房、田头寮等薄弱部位的动态巡查,密切监测风险变化,随时做好人员转移准备,以最严标准、最实举措筑牢防风防汛安全屏障。

  濠江区:全力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濠江区密切关注台风动向,严阵以待、迅速行动,全力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濠江区各街道、社区针对海滩、老厝片区、自建房等风险高发区域,以及水库、渔船停泊点、地质灾害点、堤坝等关键设施,加密巡查频次,设置醒目避险提示标识,对巡查中发现的倒伏树木等隐患,第一时间组织清理。按照台风防御要求,中海龙虎滩旅游区、北山湾公共泳场于9月22日12时前已关停,场所内设施加固、人员疏散等防御措施细化落实,杜绝人员聚集风险。

  聚焦低洼地区及河道,濠江区提前落实预排预泄措施;针对辖区内涝点和道路积水区域,及时开展应急排水作业,最大限度减轻内涝影响。同时,对城区树木开展修剪、加固作业,及时处置倒伏树木,避免影响交通通行与群众安全;提前对辖区高杆灯进行下降操作,有效防范台风导致高杆灯损坏及衍生安全事故,全方位保障市政设施功能与道路通行安全。

  针对老厝区、危房户、困难户及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濠江区坚决落实“应转早转、应转尽转”,确保转移人员全部获得妥善安置。截至23日12时,全区已转移1715人。

  澄海区:多部门联动防御台风

  澄海区全面进入防御状态,水务、城管、住建等部门提前行动,从排水清淤、树木加固到工地停工转移,一系列扎实举措陆续落地,全力守护市民安全。

  连日来,澄海区城管部门提前部署,全面加强对雨水管网、排口等排水设施的巡查维护,同步推进道路绿化树木的修剪减负工作。在城区怀汉路与德政路的交界路口、陆厝围等地,工作人员对排水防涝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尤其加强低洼易积水点位及周边市政下水道的巡查,排查沉沙井、排水井和路下排水管道有无堵塞,加快清理雨水篦堆积垃圾,清通下水通道和沉沙井,确保排水畅通。区城管部门对排查出的高风险树木,安排园绿管养队伍实施减负修剪、加固支撑等措施,消除树木倒伏、断枝等安全隐患,累计修剪树木约1200棵、加固树木约1500棵。

  该区水务局加强对防风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各镇(街道)水利部门、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加强江海堤围、涵闸等水利工程的检查,特别加强对重点部位的海堤、涵闸的巡查;强化山塘、水库安全运行状态的监控,严格控制在汛限水位下运行;加强水利设施设备的巡查检查,确保各涵闸水闸保持泄水、排涝能力的最佳工作状态。同时,区水务局通过科学调度,要求各出海涵闸结合潮汐,及时关闭进水涵闸、开启相关出海涵闸,提前做好抢排预排,降低围内水位,腾出围内库容,提前做好台风环流带来强降水各项防御准备工作。

  区住建局迅速落实在建工地台风防御各项安全措施,组建三个专项工作组对全区在建工地开展防台风安全督导检查。截至9月22日晚,全区45个在建工地全面停工,2231名应转移参建人员全部安全转移,98台塔吊及施工电梯等起重机械全部停用,确保防风措施落实到位。

  潮阳区:加强调度筑牢防汛防线

  为防御台风“桦加沙”带来的影响,潮阳区及早对区重点水闸启动调度,确保应排尽排,提前降低河道水位,并落实练江片区河道预排、高水位水库泄洪、易涝点泵车驻守、险段物资备勤等具体措施,全面筑牢防汛防线。

  昨天上午,记者在海门湾桥闸中控室看到,管理处管理人员实时监控画面,时刻关注海门湾上下游闸运行、水位、水流量等情况,起闭机台处,管理人员密切关注控制屏、起闭机及闸门运行情况,确保闸门启闭设备能够安全运行。河溪水库管理处则组织职工、技术人员提前对大坝、坝脚排水、排水流体等重要部位进行排查,并开启涵管发电机组降低水库水位。河溪水系工程管理处负责人陈玉明表示,河溪水库从22日23:00起开始进行预排,下泄流量10立方米/秒,为下来的强降水提前腾出库容。

  潮阳区水务局派出4个检查组及技术指导组,深入镇街、水利工程一线开展服务指导与蹲点值守,检查各水库、水闸、堤防、电排站等重点水利设施,重点排查工程结构安全、运行工况及应急准备情况;对辖区内在建水利工程下达停工指令,要求妥善转移安置施工人员,工程现场已备足抢险物资、机械与防汛抢险队伍;两支专业防汛抢险队伍完成集结,全体队员携带装备集中待命,一旦出现险情能够迅速出动、高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台风灾害损失。

  “自9月19日起,我局开始对区重点水闸启动调度,加强练江水闸、海门湾桥闸联动调控,确保应排尽排,并要求相关单位对练江二三级支流提前开闸预排,必要时启用强排设备进行排洪,以此提高河道调蓄能力。同时严格水库汛限水位监管,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潮阳区水务局副局长郑伟佳说。

  潮南区:多措并举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潮南区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扎实抓好防汛防台各项工作。

  在海上防风方面,全区245艘渔船在港避风,所有人员都已上岸。全区沿海旅游景点和海滨浴场于22日下午全部关停。陇田镇、井都镇等沿海乡镇均已组织巡查人员加大对海边重点水域的巡查力度,防止游客擅自进入关停景区或野沙滩冒险观浪观潮,及时劝返危险天气期间在海滩上逗留的人员,防止发生意外。

  陆上防风方面,潮南区组织巡查户外广告牌1311块,对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进行拆除或加固,各镇街对全区绿化树木进行修剪、加固。排水公司绿化管养队对陈沙大道和惠公路至两铜线路段进行巡查,做好台风期间城区园林绿化树木的安全防范工作。潮南区在建工地68个,已全部落实停工,并全面开展台风前建筑起重机械专项排查。

  防汛工作方面,潮南区积极加强与上游普宁市及下游潮阳区的沟通联络,针对练江上游泄洪及下游海门湾桥闸、中港河两处闸泵的运行情况进行协调,确保及时掌握上游泄洪动态,精准实施错峰泄洪措施;全区12座主要排涝泵站的人员坚守岗位,根据水位变化及时进行排涝作业,全力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同时,潮南区认真研判做好水库预排工作,于9月22日启动对大龙溪二级、五沟、秋风和上金溪等水库4宗水库进行预排,并加强地质灾害巡查排险、水利工程巡查、交通干道巡查、易涝点巡查,确保安全度汛。

  该区各类抢险救援队伍全部到位,目前已排查居住在危旧房屋、地质灾害、削坡建房风险区、低洼易涝区、田头寮以及临时工棚等危险区域人员749户(处)3341人,截至22日,已全部完成转移。

  南澳县:闻“风”而动筑防线

  受超强台风“桦加沙”影响,昨天下午起,南澳县开始出现大风大雨。县各级各部门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争分夺秒投入台风防御工作,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台风来的时候,这几天大家就都待在家里,尽量不要出门了……”昨天上午,后宅镇党员干部抢抓台风来临前的“窗口期”,通过走街串巷、上门入户,提醒群众主动避险。各村、社区也通过乡村大喇叭、LED游走字幕等多种方式,多角度进行宣传,及时向群众传递台风动态和防护指南。后宅镇城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黄晓珊也趁着走访宣传期间,带领社区干部、志愿者深入特殊群体家中,关注他们台风期间生活所需,做好物资保障,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

  南澳县公路事务中心也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筑牢公路安全防护网。据该中心养护工程股负责人刘蔚瀚介绍,台风来临前,除日常养护巡查外,中心还利用无人机对已完成工程处置的高边坡地质灾害点进行复查,重点关注挡土墙与锚杆框架梁的结构状态以及排水沟功能,确保边坡防护工程稳固可靠。同时,加强公路沿线边沟、排水口等易堵塞排水设施的清理疏浚,防止杂物垃圾影响排水,避免路面积水。中心工作人员还通过拍照对比、目测检查等方式对管养桥梁进行全面排查,保障桥梁安全畅通。

  在昨天下午雨势增大后,深澳镇迅速组织力量,对辖区内山塘水库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巡查,切实筑牢防汛安全防线。深澳镇党委副书记陈奕锐介绍,在台风来临前,该镇已加强对全镇28宗山塘水库的巡查工作,实现全覆盖排查。一旦发现库容过高情况,及时开闸排洪。截至昨天下午4时,所有山塘水库均控制在六成库容量以下,有效腾出充足库容迎接后续降水,确保防汛安全。

(记者 郭丹 陈若萱 杨舒佳 蔡晓丹 江文斌 姚天爵 李德鹏)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汕头市政府门户网站 Shantou Municipal Government 脚部
主办: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保障:汕头市政务服务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 : 4405000014   粤ICP备050666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27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假冒政府网站举报电话:0754-88278342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
汕头市政府门户网站 Shantou Municipal Gover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