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开展“泥头车”联合执法行动。 记者 林鹏 摄)
混凝土搅拌车、泥头车漏洒问题,不仅影响市容环境,而且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增加环卫工人清理的作业量和难度。我市各部门将持续加强联动,完善机制建设,保持高压态势整治建筑车辆沿途漏撒问题,保障市区道路环境整洁有序。
今年以来,市城管局联合市交通运输执法局和公安交警支队,持续开展“泥头车”联合执法行动,大力整治建筑运输车辆“扬撒滴漏”违法行为,共查处车辆运输散装物料车厢未完全密闭化造成漏撒污染路面违法行为10宗。
“我们将加强道路巡查,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打击各种泥头车违法违规行为。”市城管局执法二科科长何少俊介绍,联合执法队将加强路面巡查,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打击各种“泥头车”违法违规行为,让“脚下”整洁安稳。
说起建筑车辆漏撒带来的危害,环卫工人吴先生一肚子苦水。“太让人头疼了。”他说,漏洒导致增加很多作业量,有时候刚把漏洒的积泥铲完运走,没一会儿又有,路上车速又快,清扫很不安全。特别是混凝土漏撒后凝结在沥青路上,清理十分困难,对城市道路带来难以修复的伤痕。“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这些车辆的监管,从源头减少漏洒问题。”吴先生说。
为进一步做好混凝土运输车辆的防漏撒工作,市住建部门加强做好本地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推进绿色生产,要求混凝土搅拌车在出料槽处安装溢料收集装置,防止发生抛洒滴漏。同时,加强在建工地的源头管控工作,落实混凝土搅拌车台账管理制度,设置专人核查,强化混凝土搅拌车装载情况和冲洗保洁情况的管理,严禁带泥上路。
市住建局设计与科技信息科科长刘刚介绍,下来,我市将持续加强对建筑工地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管控力度,严格落实安装溢料收集装置、冲洗等要求,确保建筑工地运输车辆“一不准进,三不准出”,坚决遏制“滴洒漏”现象,维护城市道路整洁与安全。
“作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我们将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以更严格的标准加强工地管理。”在建工地项目经理郭建伟表示,加强运输车辆管理,车辆出入100%冲洗、密闭运输,避免沿途洒落。同时,严格落实工地“6个100%”各项措施,建立工地封闭式围挡,采用硬地化、喷淋、雾炮等措施落实抑制扬尘的相关要求,以实际行动为城市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建筑车辆管理是全国性城市管理难题,需要各方面齐抓共管。市城管部门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深化多部门联动机制。下来,还将进一步运用科技手段赋能,着力推动数字城管与公安交警视频监控的共享信息,协同解决取证调查的难点问题,避免出现监管真空,遏制混凝土搅拌车、泥头车等车辆“洒滴漏”造成的道路污染问题,维护城区环境质量。
市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协调督办股股长谢泽峰介绍,由数字城管中心建立会商研判核查机制,对一线巡查人员和环卫工人发现的问题线索逐一进行分析研判,协同市、区、街道三级执法部门进行核查,分级处置,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我们呼吁各施工单位及泥头车驾驶人严格落实6个100%,确保工地泥头车整洁上路,严防沿途出现洒漏。”何少俊表示,也呼吁市民群众积极举报车辆漏撒行为,共同守护整洁美丽家园。
(记者林彦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