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鮀城,秋风送爽,硕果累累。9月8日,我市举行“铸魂强师 谱写华章”庆祝第41个教师节主题活动,向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问候和敬意,在全社会营造出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凝聚起共建教育强市的强大合力,推动汕头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默默耕耘三尺讲台培育优秀人才
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汕头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体系,推动区域教育高地建设取得新成效。尤其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优化师资培育体系,高标准成立“潮师智库”,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三尺讲台上,全市广大教师用智慧启迪智慧,用爱心滋养心灵,为城市的发展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他们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故事暖心感人:有从教四十载,承前贤严谨、纳后辈活力,甘为明灯照前路的汕头市金山中学教师陈少强;有教育世家三代接力,怀“教书育人”信念,诠释“四有”真谛的潮南区东山中学教师叶燕贤;有以眼神手势为桥,于无声处勤耕耘,静待花开暖童心的汕头市聋哑学校副校长黄瑞霞;有以岁月写忠诚,用行动注奉献,默默扎根海岛,坚守育人初心的南澳县云澳中学教师林光奇……他们是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他们是教育路上的追光者,用热忱与坚守书写着育人篇章。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老师、您好!”“教师节快乐!”“老师,您辛苦了!”在全国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9日至10日晚,夜幕降临的汕头时代广场灯光秀,滚动发布的字样闪耀璀璨,为全市广大教师亮起祝福语,送上最诚挚的节日祝福。
“十四五”规划扩大公办优质学位供给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十四五”规划执行以来,我市加快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扩大公办优质学位供给。据统计,2021年以来,我市推动了一大批教育项目开工建设、交付办学,新建改扩建学校超500所次。2021年至今,我市各区县在有序推进新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前提下,着重推进学校改扩建工作,增加基础教育公办学位超17万个,完成“十四五”期间公办学位建设计划。
我市实施《汕头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巩固提升我市“5085”攻坚工程成果,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55.19%、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86.92%。公办规范化中心幼儿园实现镇域全覆盖。农村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100%。创建21个教育集团和21个城乡教育共同体,辐射带动近200所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协同发展。
同时,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十四五”期间,我市新办3所中职学校,增加中职学位超8000个。聚焦服务“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布局,组建22个市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快推进职普融通,“3+4”中本贯通、“职普同招”试点取得良好效果,产才融合度与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广大教师用热忱与坚守书写着育人篇章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强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在政治上更关心,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引领,强化教师权益保障,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在工作上更支持,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管理体系,切实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为教师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创造良好环境。在生活上更关怀,健全教师待遇保障长效机制,用心用情解决实际困难,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41载春秋更替,见证了汕头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更铭记了全市一代代教师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的辛勤耕耘。长期以来,我市广大教师言传身教、躬耕不辍,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潜心教书、精心育人,将“五育并举”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出一批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无私奉献、甘为人梯,自晨曦微露的早读课、至灯火通明的晚自习,从匠心独运的课堂教学、到润物无声的课后谈心,始终默默付出、不问回报,生动诠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境界。守正创新、勇担使命,主动拥抱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育人本领,助力开创汕头教育事业新局面,奋力书写“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时代答卷。
在漫长的从教岁月里,总有这样一群身影,有深厚教育功底和卓越教学能力的一线老师;有以专业编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经纬,为教育强省建设注入不竭动能的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有奔赴西藏,将知识与爱播撒在雪域高原的援藏教师;有远渡海外,将中华文化带到异国侨乡的海外支教教师,他们以最朴素的坚守,把三尺讲坛站成了生命中最辽阔的天地,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因守护与传承而闪耀着不凡的光芒,他们藏着对家国的赤诚,对教育的坚守,更藏着家人“小家大爱”的温暖。
(记者 陈文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