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接稳用好国家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为全市经济稳进提质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我市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发力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图为“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
当前,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为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我市主动谋划、及早行动,近日制定出台《汕头市2025年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在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消费活力、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优化惠企服务等7个方面加力提出28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释放市场消费潜能、推动产业发展壮大、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稳定良好的预期,全力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不断激发消费活力
《政策措施》提出,在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主要包括开展投资攻坚行动,争取上级政策及资金支持,实施产业大招商攻坚,落实项目建设正向奖励等4条细化举措。其中,在开展投资攻坚行动上,实施“重点项目推进年”,建立市领导和市级部门联系重大项目和基层机制,攻坚形成亿元以上支撑性项目200个,力争2025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1000亿元,确保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以上。在落实项目建设正向奖励上,市财政统筹安排2000万元资金,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预期且完成情况综合排名前3位的区县、排名首位的功能区,在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上予以定向激励,推动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在激发消费活力方面,主要包括实施促消费行动,推动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推动会展行业发展,培育壮大老字号等4条细化举措。其中,在实施促消费行动上,推进“锦汕添花”市级促消费品牌建设,开展重要节假日全市汽车展销活动,持续推出10场以上主题家电促消费活动。
在推动文旅市场持续火热上,策划推出系列文旅活动,举办特色美食活动,探索“探厂直购+工业旅游”新模式,支持食品、玩具、纺织、家用电器等行业开拓市场。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促进建筑业平稳发展
《政策措施》提出,在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主要包括支持“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倍增培育计划试点企业发展,支持标准厂房、高标准厂房分幢、分层、分单元销售、登记,实施工业增产增效激励等3条细化举措。其中,在支持“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倍增培育计划试点企业发展上,对试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给予不超过0.5%的贴息,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试点期内实现年度倍增目标,且当年首次超过50亿元、100亿元的试点企业,分别给予500万元、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在支持标准厂房、高标准厂房分幢、分层、分单元销售、登记上,对经规划批准建设的标准厂房、高标准厂房,可按商品房管理的规定批准预售或现房销售;符合条件的,允许按分期、分幢或分层、分单元(单元面积不得小于300平方米)等不动产单位进行预售、销售、转让、出租和办理不动产权登记。
在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主要包括鼓励建筑业企业拓展经营业务,支持建筑业企业提升资质,鼓励创建优质工程,引导企业实施装配式建造,支持住房“以旧换新”等5条细化举措。其中,在鼓励建筑业企业拓展经营业务上,对首次年度完成建筑业产值50亿元、30亿元、20亿元及以上并依法纳税的建筑业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5万元奖励。
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政策措施》提出,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主要包括设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支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4条细化举措。其中,在设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上,在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立专项,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制约我市“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支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对在2025年首次认定的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给予初创期一次性经费补助,经市级认定的补助30万元,经省级认定的补助100万元;对2025年我市新建的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给予每个一次性建设补助经费100万元。
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方面,主要包括优化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加大续贷支持力度等2条细化举措。其中,在优化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上,落实“政银保”融资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建立专项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入保险/担保机构为小微、三农等市场主体提供贷款增信,并为首次申请“政银保”项目的借款人分别提供50%、80%的保费、担保费补贴,对非首次申请的分别提供25%、40%的保费、担保费补贴,借款主体累计享受补贴总额不超过10万元。
在优化惠企服务方面,主要包括支持企业规模化发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个转企”审批服务,优化中小企业纳税服务,打造“无感式”政务服务,优化企业监管服务方式等6条细化举措。其中,在支持企业规模化发展上,对首次升规的工业企业每家奖补20万元、首次升规后次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10%以上或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每家奖补20万元;对首次上限的批发、零售企业每家给予不超过5万元一次性奖励;对首次上限的住宿、餐饮企业每家奖补不超过2万元。在打造“无感式”政务服务上,坚持“能取消的取消、能下放的下放、能上网的上网、能秒批的秒批”,2025年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秒批秒报率超30%,至少推出10件“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非接触、无感化”流程审批,加快创建“无证明城市”,今年实现全程网办率超80%,“跨域通办”线上线下累计超过1500项。
《政策措施》要求,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抓紧组织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牵头部门要加快制定配套措施或实施细则;要畅通政策供给渠道,及时打通政策落实中的难点、堵点、卡点,推动政策直接惠及经营主体;要强化政策宣传解读,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全市经济向上向好。
(本报记者 黄泽春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