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聚升级的关键载体。今年来,我市围绕“园区建设提速年”行动,从增量开拓和存量挖潜双向发力,做好做活园区文章,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柏亚产业城是“汕头市首批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项目”示范单位。)
作为“汕头市首批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项目”示范单位,坐落于金平区的柏亚产业城将原先国有低效用地改造成为现代标准厂房,容积率从1.03提高至4.87,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发展用地难、用厂房难等状况。目前,产业城首期入驻企业47家,入驻率超80%,全款购置厂房的入驻企业还持有独立不动产权证。“在柏亚园区拥有自己的厂房,我们可以安心落户,放心生产!”广东中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垌由衷感叹,企业切切实实享受到汕头“工改工”的政策红利,下来更有信心做好经营和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柏亚集团还启动服务注塑行业的 “共性厂房”建设,通过废气集中处理排放,实现集约化生产、集中化治污,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项目计划2025年5月竣工交付使用。“我们的共性厂房获特批一年53吨的废气排放量,注塑企业不用独立建设废气处理设施,可减少环保设备的资金投入。同时,依托产业集聚的园区载体,我们也会发挥代理采购、代理销售、物流配送等供应链服务优势,为企业提供生产制造配套服务。”柏亚集团总裁助理、广东柏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涛表示,下来产业城将紧紧抓住传统制造向创新智造提升的有利契机,深度探索共享装卸、共享车间、共享实验室等产业融合生产智造的共享空间,助力我市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到澄海区,一个全产业链生态智慧园区拔地而起——今年3月,中科智谷·中国玩具产业城首期厂房如期交付,入驻的18家企业已购买厂房50套,园区招商率超七成,预计截至5月底,投产企业将达11家。
聚集了玩具创意研发设计、生产智造、组装包装、展览贸易、电商、金融、供应链采购、仓储物流等企业的中科智谷项目,打通玩具产业上、中、下游全链路,是我市玩具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主阵地。随着园区的食堂、宿舍等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入驻企业纷纷为“拎包入驻”的便利大力“点赞”。
位于潮阳区总投资305亿元的国际纺织城去年启动开工,将建设1700亩工业园区及300亩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打造集生产制造、产业服务、采购交易、智慧物流为一体的新型产业载体和完善产业链条。汕头国际纺织城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杨木山向记者介绍,项目总开工建设面积超过108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完成11栋工业厂房和29栋商业板块单体建筑的主体结构建设,力争年内建成交付使用。此外,布料市场一期商铺实现封顶,确认入驻采购中心的企业超350家,427间铺面被抢购一空,意向客户登记量已超供应量的2倍,火爆程度远超预期。
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市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省产业园区支撑带动作用明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加快建设。其中,主平台的核心区六合围片“四横两纵”核心骨干路网建设有序推进,西片区全面启动汕头科学城建设,科学城和莲塘片区一期7.7公里道路已基本完成;联动区濠江片的滨海临港产业片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一期已完成78%,台商投资区(濠江区二期)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完成87%,南山湾产业园区区间路项目完成60%,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落地提供良好空间载体。
下来,我市将坚持产城一体、城产融合,构建全市“一环两带,一区多园”空间结构,加快形成3个核心平台+8个重点园区+10个主要园区+18个产业集聚区的工业园区体系,激活释放产业发展新动能、新空间,引导全市工业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记者杨舒佳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