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伴随着南雨棚最后一道面漆涂刷完成,新建汕头站一期工程南北两侧雨棚饰面效果整体亮相。其中,站房北弧形雨棚为全国首例异形多曲全现浇拱形仿清水混凝土雨棚,曲面壳体连绵10拱,形如“海潮叠起”。
(工程施工现场。)
新建汕头站位于汕头市龙湖区既有汕头站东侧,为广梅汕铁路、厦深高铁、梅汕高铁、汕汕高铁、粤东城际铁路等多条线路交汇点。站房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东站房,二期改扩建既有西站房,建成后站场总规模达11台24线,将成为粤东地区规模最大、接驳功能最齐全的高铁枢纽。
据了解,站房以“丝路腾飞、潮立汕头”为建筑设计立意,主立面外墙设计成檐口翻转的造型,体现海潮叠起、奋勇前进的“红头船”精神,正面柱廊设计灵感源自本地骑楼,体现岭南建筑的特征。站房北弧形雨棚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由于车站高速场、普速场和正线的轨道线型变化,雨棚每一跨尺寸各异,跨度从12米到24米不等,最大拱径近19米,最大拱高超3米,梁板曲率近500种,雨棚所有结构均需要现场浇筑。
中铁建设新建汕头站项目指挥长狄春锋告诉记者,北雨棚由236条曲率半径、弧长均不等的圆弧梁构成结构“骨架”,整体圆弧多曲率控制的根本在于对主龙骨的弧度控制。项目团队选择可塑性与承载力更优的工字钢为主龙骨材质,并利用三维建模技术逐一确定加工尺寸,每条圆弧梁弧度误差不超过2毫米;并采用可周转性更佳的8毫米超薄弧形软膜,通过自动数控折弯机精准加工成型,将安装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确保模板与龙骨紧密贴合。
“沿海环境下,相较钢结构雨棚,仿清水混凝土雨棚具有更佳的耐盐酸、抗腐蚀及抗台风性能,有利于降低运营期间的维保难度。”据狄春锋介绍,新建汕头站践行“重结构、轻装饰、简装修”理念,遵循“建构一体化”原则,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以简洁线条展现结构之美,车站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工程免装饰结构面占比近50%。
狄春锋进一步介绍道,仿清水混凝土雨棚无须进行覆面装饰,结构直接裸露,色泽均匀质感光滑。为在实体质量和外表观感之间寻求平衡,项目团队开展30组样板浇筑试验,试配清水混凝土超百余次,创新研发对称往复阶梯式浇筑工艺,使雨棚成型效果集“精、细、美”于一体。另外,站房南雨棚设计为停车场,可容纳近百部车辆的停放。
“隐藏”在车站地下的是汕头高铁站枢纽一体化轨道交通预留工程,该工程为“粤东地区第一深基坑”,全长579米,最深28.35米,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属沿海深厚软弱地质层超大超深基坑。项目团队研发了50米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和超深基坑地连墙渗漏处置工法,配合布设24小时基坑自动监测设备,曾创造“三天一层土、四天一道撑”的施工纪录。
如今,从空中俯瞰,站房一期屋面已整体完工,整个高铁站的轮廓气势恢宏,中央镶嵌巨型“钻石”形状天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新建汕头站建设以来,项目团队全面应用中铁建设高效建造体系,站房主体结构提前5天完成,钢结构提前15天完成,金属屋面提前5天完成。“目前,工程处于室内外装饰装修大干快上的阶段,1600余名建设者全力冲刺外立面上半年亮相的节点。”中铁建设新建汕头站项目负责人南菲表示。
(记者蔡晓丹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