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千帆竞进,改革开放的浪潮奔涌不息。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汕头从此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
40年前,汕头人怀揣梦想振奋而起,在荆棘丛生的滩涂上高高抡起填平沙丘的第一锄,由此掀开了汕头经济特区的新一页。
40年来,汕头经济特区从起步、发展到不断壮大,历经三次扩围,从最初的1.6平方公里,扩容到市域全覆盖2199平方公里;昔日的“省尾国角”边陲小城,发展为开放繁荣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汕头人民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破题、破冰,善作、善成,始终挺立开放最前沿,奏响改革最强音,一个个勇为人先的“中国首创”,一系列令人惊喜的完美蜕变,展示了特区的担当作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汕头篇章”。
40年来,汕头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获得的国家级城市荣誉、城市名片已逾20项。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4.1亿元,是1980年的97.4倍,年均增长1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8.2亿元,是1980年的119.2倍,年均增长13.0%;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16元,是1980年的99.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735元,是1981年的60.1倍。
经济特区探路的4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的40年,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回眸过去,总有一些奋斗需要铭记;展望未来,总有一些艰险需要征服。
把新时代的经济特区办得更好!我们永远不会忘记,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对汕头殷殷寄语,明确要求加快汕头经济特区发展,把汕头作为广东重要发展极,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总书记深情的嘱托,为新时代汕头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航向,激发起特区重整行装、二次创业的强大动力。
波澜壮阔的新征程,呼唤凝心聚力、奋发有为,而经济特区吹响四十不惑的号角,就是动员令、座右铭、出师表。此时此刻,我们回首这座城市发展的传奇,定格特区人的奋斗姿态,就是要致敬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奋斗者、实干家,鼓励更多人积极投身于新时代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
实干是新时代的底色,奋斗是新时代的注脚。与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一同开启的,是写满壮志的蓝图。这一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伟大的新时代,需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概,去诠释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的城市特质,去加快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征程。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一切奋斗将成就明天的光荣。斗转星移、新旧更替,回望今天,奋斗的汗水会让你我问心无愧:我们没有错失时代机遇,没有辜负历史使命。
(汕头日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