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守护创意优秀作品展现场。)
古树是城市文明的“活化石”,更是潮侨乡愁的根脉所系。10月12日,一场以“汕护古树 根植文明”为主题的古树守护创意优秀作品展在迴澜书院拉开帷幕。展览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局联合主办,聚焦潮侨根脉、文明赓续与青春守护,集中呈现汕头青少年以创新实践守护古树、传承文明的丰硕成果。
作为“一十百千”古树守护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创意征集活动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共征集到全市中小学生创作的创意装置、海报视频、文创产品及研究报告等四大类作品。经评选,百件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构筑起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此次展览,青少年以多元视角诠释古树守护的生态意义与人文内涵。澄海汇璟实验小学吕延希的获奖视频《焕活百年绿意》,通过实地探访、民间访谈与环保实践,提出“古树小卫士”三步守护计划;金中海湾学校“古木栖光队”的研究报告《古树长青,文明永续》,以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方式,为古树建立多维档案;汕头技师学院谢妍晴的文创《古树印记》,则以拓印艺术连接古树纹理与潮汕厝角头文化,展现年轻一代对文明传承的自觉担当。
展览上,跨学科团队设计的“汕榕记忆·科技守脉”创意装置尤为引人注目。该作品以百年榕树模拟生长为主线,串联汕头五大历史时期场景,融合轨道机械、传感器监测与IP叙事,构建“江、树、城、人”的共生体验,体现了青少年在科技赋能古树保护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这些作品不仅是创意的展示,更是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践行。”汕头融媒集团编辑陈彤波表示,活动让青少年在触摸历史年轮中筑牢文化自信。林业专家袁宝国指出,古树作为“绿色文物”,通过青少年的实地调研与创意转化,实现了从专业管护到社会共治的跃升。市文创文旅产业协会会长侯陆勋感慨,此次活动让他十分欣喜地看到青年一代对潮汕文化的独特演绎,相当部分作品体现了汕头的产业特色,成绩斐然。市外砂华侨学校副校长陈木斌坦言,“汕护古树”活动打破学科壁垒,将知识学习与乡土情怀相融合,是践行“五育并举”、培育时代新人的生动实践。
(记者陈钰欣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