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定,汕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汕头保护中心”)的专利预审服务分类号新增3个国际专利分类(IPC)主分类小类(以下简称“IPC分类号”)、4个洛迦诺分类小类(以下简称“洛迦诺分类号”),预审服务范围进一步延伸至纺织设备、服装制品和珠宝制造等多个领域,加速汕头市“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创新成果落地开花。
(汕头保护中心积极开展专利预审服务。)
调整后,汕头保护中心预审服务分类号可受理预审领域共有IPC分类号共63个,洛迦诺分类号20个,围绕机械装备制造与化工产业,涉及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高分子化合物制备等多个领域,将极大满足汕头市创新主体高质量专利获得快速审查的服务需求,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专利预审服务扩容,是紧密联系汕头产业发展实际,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要求,调整后的专利预审服务受理范围更加全面,更贴合汕头产业发展需要。汕头保护中心强化创新主体需求,瞄准发展机遇,促进预审服务与创新主体需求深度对接,基本满足我市重点产业领域主要创新主体的需求。
运行以来,为满足我市创新主体专利预审需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结合市委市政府“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工作部署,汕头保护中心充分发挥专利预审对技术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积极开展专利预审全方位服务。截至目前,汕头保护中心累计完成备案企事业单位达1100余家,受理专利预审案件5100件,帮助近千家创新主体取得快速授权专利3400余件,帮助企业抢占先机,赢得时间。
以汕头本地家居服、内衣为主的纺织产业为例,以往涉及纺织生产设备的相关发明专利需要2至3年的审查授权时间,现在通过汕头保护中心的快速预审“绿色通道”,只需要三个月左右便可获得授权,该授权周期缩短90%以上,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同时,通过汕头保护中心预审合格的发明专利授权率高达85%,能够使高价值的发明创造获得高质量的专利保护。因此,这种申办方式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据统计,运行三年来,汕头保护中心预审业务量增长迅猛,年均增长率达200%以上,预审后授权的发明专利数量已占全市同期授权发明专利的近50%。汕头保护中心的成功运行为汕头市知识产权工作发展按下“加速键”:2021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425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5.88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95件;2022年,汕头保护中心正式运行;2023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931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8.03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15件,实现两年时间翻倍增长。
下一步,汕头保护中心将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依托政策红利,聚焦创新主体需求,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高价值专利,为汕头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郭丹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