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落实人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的重点任务,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汕头市社保局潮南分局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着力构建“横向到银行、纵向到镇村”的城乡居保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深化社银合作,推进“城乡居保镇村通”工程,进一步织密织牢覆盖城乡的社保服务惠民之网。
在社保服务与金融力量的深度融合中,潮南社保分局谱写了“便民春风化雨,服务润物无声”的民生协奏曲。
一、镇村联通千户暖,社银携手破藩篱
自2023年起,潮南区启动城乡居保镇村通工程,通过升级改造镇村服务点、拓展银行合作网络,逐步建成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社保服务圈”。
在这一目标指引下,为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网点优势,除了原先已建成的15个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服务网点,2024年6月潮南区新增与潮阳农商银行合作的12个"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正式启用。此外,还在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社保卡合作银行网点陆续推出指导办理社保业务服务。通过“政府搭台、银行赋能”的创新模式,目前潮南区已构建覆盖全区的“79个社保卡服务网点+62个柜台服务网点+252个导办服务网点”的社银合作服务网络。2024年,各合作银行受理社保业务达1.6万笔。
二、智慧赋能添羽翼,指尖轻点解民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促进社保业务“就近办”、“自助办”、“多点可办”。潮南社保分局主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近年中国建设银行、潮阳农商银行分别在全区投入244台“裕农通”与235台“粤智助”自助机,率先在全市完成全区各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其中潮南区雷岭镇地处偏远山区,原先办理社保业务需跑40多分钟路程,现今全镇90%的养老保险待遇申报通过村里的自助设备完成,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要求落到实处。潮阳农商银行将“粤智助”政务服务自助机植入“兴潮”驿站,让村民在办理金融业务的同时,可同步完成社保查询、待遇领取等24项社保业务,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多件事”。
三、规范筑基防风险,标准护航提质效
社银合作能否出成效,关键在于社保业务经办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当前,潮南分局的主要做法一是严格按照签订的社银合作协议,明确金融机构经办业务权责框架;二是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共同参与“社保服务进万家”、“社保志愿者服务”等政策宣传活动,将政策规程与业务实践相结合,不断促进社保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三是注重日常工作监管、业务运行监测以及加大稽核监督力度,全流程管控业务风险。
四、特色服务显匠心,金融普惠润桑梓
随着社银合作如火如荼,金融机构们纷纷各显身手,在为民服务中涌现出许多暖心故事。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潮汕特色三件套”——方言指南、爱心座席、叫号提醒屏。15个标准化网点实现社保卡“5分钟立等可取”,同时创新打造“标准化服务+特色化场景”的服务模式,创新"绿色通道"服务,将社保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2024年社银联合累计开展上门服务311次,足迹遍及全区11个镇街。再如潮阳农商银行打造“兴潮”驿站网络,将12个乡村振兴金融分中心与35个服务网点串联,形成“金融+社保”服务链。在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社保服务点,携带移动设备现场办公,为村民提供一站式办理服务,以高效、暖心的服务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在今年广东省开展的百岁老人慰问活动中,潮南社保分局联合银行以及各镇村建立“镇村摸排+银行服务”联动机制,镇村工作人员通过户籍查询、多方走访等方式精准摸排百岁老人信息,为87位老人建立动态“一人一档”台账。社保分局及银行工作人员则组建“上门认证服务队”,深入村居,入户上门为老人完成资格认证,实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目标。该模式的效率和服务温度赢得老人们的赞誉,彰显民生服务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历史节点回望,汕头市社保局潮南分局通过依托“社银合作”,已逐步构建起网点服务标准化、办理渠道多样化、特殊群体关怀精准化的多维社保服务体系。展望未来,社保分局将继续深化“社保+金融”融合创新,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书写新时代民生服务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