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既有奋斗的快节奏,也有烟火气的慢生活,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双向满足’。”姚依莹今年刚从贵州大学研究生毕业,是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刚招的图像算法开发工程师。在工作日期间,她专注于实验室的工作,全身心投入算法研究与开发;而周末一到,她便切换成“休闲模式”,穿梭在汕头的大街小巷,用味蕾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从姚依莹身上,我们清晰看到了新一代奋斗者群体共通的价值底色——新生代将个人价值实现与生活品质追求放在同等坐标,而广东,恰恰因其在产业活力背后那一抹浓烈的“城市烟火气”,成为无数奋斗者奔赴的目的地。
今年“百万英才汇南粤”拉开大幕,越来越多像她这样的年轻人选择扎根广东、来到汕头,这并不仅是个体的选择,更是一个时代人才价值观的具象化,折射出当代人才流动脉络中,广东散发出的区域发展能级与人文生活温度同频共振的“粤式魅力”。
热土育英才:奋斗与生活的“双向满足”
“在刚毕业的时间里,我考虑过未来想在很多地区工作,但最终我选择了广东省。”今年4月,黑龙江籍的硕士毕业生王玺皓跨越数千公里参加“百万英才汇南粤”西安站招聘活动,成为广东群宇互动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员。
为何选择广东?王玺皓坦言,产业环境让他对未来充满期待:“全球都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行业,广东作为中国与世界链接的大省,政策,经济都大力支持产业发展,让我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
无独有偶,出于对广东发展的深切认同,姚依莹也选择回到家乡:“广东不仅有完善的产业体系、让技术生根的产业土壤,还在不断探索攀登新领域,像我从事的医学影像行业,在这就能接触到行业最前沿技术和优质项目资源。让我的专业得以施展,实现自我价值。”
事实上,姚依莹还有不少外省同学也被广东“圈粉”:今年初,“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聘活动前往贵州大学进行调研时,同学们就向姚依莹表达了浓厚兴趣:“广深、佛山、汕头这些都是他们的心水城市,因为宜住宜居,一两个小时生活圈就能到港澳,他们都想来!”姚依莹告诉记者,上周虽然工作很忙、接连加了好几天班,但她还是抽出时间看了电影、到美食街尽情“逛吃”——这种“奋斗时全力以赴,生活时尽情享受”的城市节奏,正是她留在汕头的最大理由。
搭台纳英才:
汕企亮出“硬核福利”
“我们渴求有源源不断的硕博英才来加入我们,汕头产业不断升级转型,企业规模持续扩大,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超研股份人力资源部经理蔡晓蓉告诉记者,该企业今年已先后走进广州、上海、北京和西安等城市进行招聘,收获满满。
为了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企业也亮出了“硬核福利”。据蔡晓蓉介绍,企业围绕海内外研发布局、提高薪资吸引力、完善先进科研设备、搭建项目出人才的培养模式等放出“大招”,目的是“要让人才不仅‘引得进’,更能‘长得快’”。
另一边,群宇公司同样为新人铺设了快速成长的通路。“针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方向的专才依然稀缺的现状,公司持续开展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资格培训,优先选拔新人参与AI玩具研发等核心项目,提升技能竞争力。”公司董事林冬生表示。
“‘百万英才汇南粤’像一座桥,让我们能精准找到需要的人,也让更多人看到广东的潜力。”正如蔡晓蓉所说,今年4月,驶进西安站的“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列车由汕头承办,这次引才盛会吸引1.2万多人次到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2025人次。
一时间,一批批朝气蓬勃的英才力量如汩汩清泉不断涌入汕头各产业领域,为汕头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思维、新理念与创新力,成为广东以硬核实力托举理想、用烟火温情凝聚人心的鲜活注脚。
接下来,“百万英才汇南粤”的篇章还将在汕头持续铺展,汕头将持续延伸引才链条,健全“校企合作+产才融合”的供需对接机制,链接更多优质人才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夯实汕头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根基。来汕英才将在这片热土书写怎样的未来?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