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民政局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汕头市民政局关于印发《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 2025-05-13 18:15
  • 来源:汕头市民政局
  • 发布机构:汕头市民政局
  • 【字体:
  • 各区(县)民政局,全市各社会组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省、市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决定,持续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为汕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市民政局在印发《2024年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

      汕头市民政局      

      2025年5月12日    

    附 件

    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省、市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决定,持续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为汕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市民政局在印发《2024年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基础上,现就做好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2025—2027年),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主要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整合资源、分类实施、示范带动、整体推进”为思路,组织动员各类社会组织及所属会员企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引导社会组织及所属会员企业充分发挥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助力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发达、生态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公共文化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提高,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作出社会组织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任务

      (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鼓励与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广泛调动社会力量推动民间投资,引导资本下乡,开展产业项目合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通过搭建产业平台,优化资源配置,为“三农”行业主体提供技术培训、资源对接、战略咨询、金融授信等有效服务,积极探索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合作共赢模式,指导村集体企业、集体经济组织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引导社会组织创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电子商务+乡村振兴”等新模式,以数字技术持续赋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治理模式创新、生产方式转型、生活方式改善。

      (二)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动社会组织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以座谈、培训、进驻企业等方式交流思想、开拓思路,共同培育乡村本土人才,利用社会组织资源培养一批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强化人才交流,加强本土人才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一体谋划,鼓励引导各社会组织中的人才精英投身农村广阔天地干事创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引导社会组织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声音、号召传播到农村千家万户,自觉承担起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使命和任务,要在乡村创新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带领广大农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文化领域社会组织增加农村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为农民提供低成本、参与度高、健康文明的休闲娱乐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孕育农村社会好风尚;引导参与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引导社会科学领域社会组织普及科学知识,加强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治理对策研究,反对迷信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建设宜居和美乡村。贯彻落实《广东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大力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宜居水平,积极规范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提供人才、科技、标准、资金支持,参与规划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房建设管理、乡村风貌提升、数字乡村等建设项目。支持环保领域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科普服务、咨询服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绿色生产等工作,积极参与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五)完善民生保障体系。鼓励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公益慈善资源向基层、向农村倾斜,针对性开展助医、助教、助老、就业帮扶,加大医疗资源投入、组织基层医疗人员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开展校园改造、“送学下乡”等主题活动,推动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引导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开展乡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探索,共同打造有“温度”的社区养老服务品牌;因地制宜参与乡村商贸和快递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关爱儿童、老人等服务活动,发展乡村现代服务业;收集发布行业就业信息,主动提供就业对接服务,开展就业能力提升培训,为有意向的农民群众提供就业创业帮扶。

      (六)激活乡村治理力量。鼓励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共服务提升、乡村治理和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党组织与村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引导社会组织开展政策解读、专业技能、管理能力、政策建言等主题活动,为基层提供法律服务、智力支持,为基层工作带来新思路注入新活力。加大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帮助镇村孵化社区社会组织,推动“五社联动”,创新社会组织与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机制。

      (七)积极助力乡村绿化。围绕助力环境综合整治、风貌管控、美丽圩镇、绿化美化,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建设绿美村道、绿美河岸、绿美庭院、绿美小公园,打造各具特色、形态丰美、充满活力的绿美村庄。同时,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将助力乡村绿化美化工作与乡村产业培育、富民增收结合起来,开发生态产业、发展林下经济、培育乡村旅游,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让群众共享绿色福祉。

      三、实施步骤

      (一)强化动员再部署(2025年5月前完成)

      市民政局印发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方法步骤、完成时限、工作要求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及所属会员企业积极参与专项行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强化对接再深入(2025年6月前完成)

      不限于2024年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提供的50个推荐示范村创建名单,可结合工作实际拓展范围,指导社会组织做好社联示范村的对接工作,确定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内容、目标和实施方案,务求取得实效。

      (三)强化持续再推进(2025年7月至2026年12月)

      各区(县)民政局、全市社会组织根据省市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贯彻落实好2024年12月份全市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推进会会议精神,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推进会、充分动员链接社会组织资源和社会力量,推动项目落地落实。各区(县)民政局和各相关社会组织,每半年报送一次专项行动工作进展情况,总结研判行动成效、存在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帮扶共建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专项行动顺利实施。

      (四)强化总结再宣传(2027年1月至2027年7月)

      全面总结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情况,树立典型示范,利用各级主流媒体和多种宣传渠道,宣传报道行动成效,强化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将发挥作用突出的社会组织负责人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荐人选,增强社会组织参与“百社联百村”行动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获得感,促进形成社会组织踊跃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良好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民政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省委、市委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大意义,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将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作为推进我市“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重要举措和抓手。要加强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分管负责同志具体主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积极争取各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支持,加强与乡村振兴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与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重点帮扶区县的工作合力,加大协调力度,积极靠前服务,共同保障社会组织帮扶项目及时落地、顺利实施。

      二是注重持续发力,坚持久久为功。进一步精准对接当地社会需求和产业项目。坚持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培育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产业带头人,共同创新乡村人才的培育模式,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围绕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和挖掘当地特色资源,聚焦新能源产业和农业产业,引导社会组织及会员企业参与项目投资建设,提供技术、人才力量支持。遵循地方所需、社会组织所能的原则,实现当地产业振兴和社会组织发展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局面。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既体现社会组织责任担当,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发展的机遇。一方面社会组织通过参与到社会事业和产业发展中,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另一方面社会组织也通过参与产业发展获得促进自身及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在与当地的产业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注重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创新。推进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要结合我市“百千万工程”、“绿美汕头”等活动,注重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创新,采取有效方式,扎实助力乡村振兴。全市社会组织要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进乡村、送服务、助振兴,到乡村振兴第一线补短板、强弱项,练内功、提质效,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比如,在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可通过各电商平台,组织线上采购促销、会员单位团购、会员个人爱心收购等消费活动,或通过线下直接点对点连接、实地购销、“以买代帮”等方式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社会组织及会员单位可积极在相对落后地区举办各类会议、会员活动,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当地消费,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帮扶地区重点建设区域性和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持续通过直接帮扶、设立市场化基金等多种方式,服务当地特色产业综合发展,支持帮扶地区发展绿色农业,开发推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助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和形成乡村人才振兴合力。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民政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