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民政局 > 专栏建设 > 媒体关注
分享到:
[南方日报]汕头殡改开展10年,节地安葬率近八成
  • 2016-12-16 11:02
  • 来源:
  • 发布机构:汕头市民政局
  • 【字体:
  • 汕头殡改开展10年,节地安葬率近八成

    骨灰海葬由政府买单

     

    传统的土葬方式存在着占用土地资源、造成环境污染等弊端,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1956年开始推行殡葬改革。1997年,汕头全面展开殡葬改革工作,逐步推行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节地生态安葬。据数据统计,目前汕头全市节地安葬近八成。

    奖补机制鼓励节地安葬

    节地生态安葬鼓励人们采用海葬、树葬、格位存放等绿色环保的方式安葬骨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汕头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是对殡葬部分的创新发展。

    另外,汕头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纳入《汕头市殡葬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初稿),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殡葬品牌,通过政府主导的方式努力满足民众多层次的殡葬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奖补激励机制,如环保殡葬用品补贴等,提供民生保障,鼓励社会参与。

    市级骨灰海葬活动已举办32

    海葬是汕头殡葬改革一大品牌。1998年至今,汕头发挥沿海区位优势,已举办市级骨灰集体海葬活动32次,海葬品牌得到了国家和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此外,从2011年开始,骨灰海葬实行全免费,统一由政府买单,并为参加活动的亲属免费颁发《骨灰海葬纪念证书》,逐步为市民接受和认同。记者了解到,本月16日,汕头将举行第33届骨灰海葬活动。

    全市减免殡葬费用接近2000万元

    在落实殡葬免费政策方面,汕头市财政配套补助经费339万元,今年110月份,全市各地减免各类殡葬费用共1814万元。

    此外,在推进殡葬设施建设方面,市殡仪馆完成火化机环保升级改造;市级树葬示范区和南澳县树葬区完成建设;市级海葬纪念设施二期项目也即将启动建设;明年春节前位于南滨路凤山公益性墓园的汕头市首个花葬区也将建成,大约可提供2000个穴位。今年新建成镇级骨灰楼1个,在建2个。

    南方日报汕头观察记者 余丹

    相关附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民政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