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民政局 > 专栏建设 > 媒体关注
分享到:
外出失联十六载 温情救助终归家
  • 2021-11-30 14:53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   “骨肉离散日夜思 今得喜报家团圆 千恩万语难言谢 一颗红心暖人间”,11月26日晚,汕头市救助站业务大厅灯火通明,走失16年之久的韩志(化名)在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终于等来了他的家人,久别重逢的亲人泪流不止,紧紧相拥,而一旁的锦旗轻轻飘扬,见证着这个寒冷冬夜里温情的一幕,无声地诉说着受助人员家属对救助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

      外出打工失联  家人多年寻亲无果

      2004年,还不到16岁的韩志和堂弟还有同学一起到东莞市一个鞋厂打工,一年后由于工厂倒闭,韩志跟着同事先后到了深圳、汕头等地找工作,然而,在最后告知家人他到达潮州后,韩志却失联了。始终联系不上韩志的家人焦急万分,第一时间报了案,随后又通过采血入库,寻人网站等方式苦寻多年,始终没有下落。上个月,韩志哥哥得到线索说在潮州有一个流浪汉疑似他弟弟,一家人连忙又赶往潮州,却又一次心灰意冷。

      温情救助暖人心

      而流浪在外的韩志在2018年12月28日,被龙湖公安分局机场派出所收助送到市救助站。入站时的他神情呆滞、蓬头垢面、衣不蔽体,甚至滴水不进,行为举止明显异于常人,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连忙将他送往定点医院进行治疗救助。一个多月后,病情较为稳定的韩志被接回站里,此时的他能够正常进食,自理能力也有所恢复,但仍紧紧封闭自己,不肯开口说话,拒绝任何交流。而通过指纹和DNA比对、人脸识别等各种方式进行查询比对,也始终难以确定其身份,寻亲工作似乎陷入了僵局。

      救助站工作人员毫不气馁,每天按时喂他服药,耐心安抚,亲情照顾,期望能够打开这位年轻男子紧闭的心门,获取线索为其找回家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韩志渐渐放下防备,开始对工作人员的话语有所反应,能听从指挥,甚至开始参加站里组织的各种活动。在一次问询中,工作人员判断他讲的可能不是中国话,疑似是越南语,便专门请了越南翻译过来与他交流,然而也是没有效果。

      倾力寻亲促团圆

      面对一次次的无功而返,工作人员虽有沮丧,却不曾放弃,始终坚持迎难而上,只为加快流浪人员回家的脚步。经过细心观察,工作人员发现韩志会拿笔,工作人员随即意识到这可能会是一个突破点,便开始耐心鼓励他写字,寄望能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11月24日上午,工作人员照常开展每日问询,喊了韩志到值班室坐下来,让他写自己的名字,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次他居然能划出“韩志”字样,这是救助站给他起的姓名,工作人员随即判断他应该读过书,能够完全理解听懂我们的话,便让他再写出“湖北”,他果然也能准确地写出来。

      事不宜迟,工作人员立即拿出寻亲自述表格让他填写基本情况,然而他似乎又开始犹豫挣扎了,迟迟不肯下笔;工作人员马上打开手机,让他看看之前许多“站友”寻亲成功后与家人的团聚照片,请他放下一切顾虑,引导他积极回忆自己原家庭的姓名和住址。就这样半个小时过去后,他开始写出省名市名,工作人员边查地名边鼓励他,终于在最后引导他写出了具体的县镇村名和出生日期。尽管真实名字仍没有写出来,但工作人员早已喜出望外,立即联系岳阳市救助站进行协查,经过平江县救助站、镇、村等的层层排查,当天中午受助人员的哥哥就与市救助站取得了联系,通过视频辨认确认了就是自己的亲弟弟!

      三年来救助站工作人员永不放弃的坚持和真诚温情的照料,终于打开了受助人员尘封已久的心门,接续起中断了16年的骨肉亲情。尽管寻亲过程一波三折,但辛劳得报,心愿得偿,百转千回之间,一切在流浪人员归家中都化作了值得。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民政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