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汕头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聚力大健康产业发展,打造汕头“康养之都”新名片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谢贵单位对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我局高度重视,结合职能已将会办意见函告市科技局,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局积极发挥部门职能,牵头推动养老机构探索开展医养康养结合养老服务,会同市卫健局出台《“十四五”汕头市老龄健康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深化医养康养结合发展,提高医康养护服务水平,增加医养康养结合服务供给,探索建立具有汕头特色的医养康养结合服务模式。
(一)推动县级养老机构发展医养康养结合服务。目前,我市已实现医养结合有市福利院、金平区福利院、龙湖区福利院(龙湖区粤康颐养中心)、澄海区莲上镇卫生院、濠江区存心养护院5家养老机构和龙湖区南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家养老服务机构。其中:市福利院是市级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总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设置住院床位40张,一期开放26张。2019年4月4日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设诊疗科目有内科、儿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预防保健科、医学检验科和医学影像科等,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高效舒适便捷的医疗服务。近年来,该院在卫生健康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医养结合工作上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龙湖区福利院(粤康颐养中心)属龙湖区公办民营养老机构,该院配套建设了粤康颐养医院,设置全科医疗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以及老年医学、安宁疗护等,同时建立一支专业的医护团队及知名专家、教授坐诊制度,切实为在院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金平区福利院通过与医疗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实现看病不出机构,时刻掌握老年人健康状态。
(二)探索发展小型养老机构医疗康养服务。在探索县级以上养老机构推动医养结合服务的过程中,我局会同市卫健局探索养老机构就近与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康养合作,联合印发《汕头市民政局 汕头市卫健局关于建立福利机构、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对接工作机制的通知》,提供会诊、转诊机制,帮助建立健康档案。现已全部建立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加快“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模式建设。目前,市福利院、龙湖区福利院(龙湖区粤康颐养中心)2家养老机构已内设医院并开展医养结合服务,金平区福利院与鮀浦医院联合开展院内医疗服务,实现看病不出机构,时刻掌握老年人健康状态;其他区级福利院正抓紧谋划中。
2. 完善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目前,我市各区县各建成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优先满足辖区内生活不能自理特困老年人的专业照护需求;下来,进一步提升乡镇敬老院功能,发挥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乡镇敬老院作为农村养老的核心阵地作用,并及时更新设施设备、完善服务功能和配齐人员队伍,增强供养服务机构的失能照护服务能力。
3. 提升医养康养结合服务能力。鼓励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结对子,深入发挥医养康养结合功能,探索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卫生室与村居家服务站点统筹规划,毗邻相建,提供医养康养结合服务,让老年人享受较高质量的服务。
4.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大力培训养老护理员。落实“南粤家政”任务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加大力度开展形式上包含线上线下、课程上包含理论实践、培训主体包含公办民办的多渠道养老护理员培训,提高持证上岗率,解决养老护理员素质不高、供给不足、流动性大等问题。二是积极培养培训养老(敬老)院院长。着眼强化提高思想观念、专业能力、管理水平等,建立对养老(敬老)院院长及中层管理队伍的定期培训机制,打造一支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三是着力扶植培育养老专业培训机构。培育一批养老护理专业培训机构发展壮大,争取每个区县不少于1家,条件成熟的,及时推荐为广东省“南粤家政”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四是整合社工队伍和为老服务队伍。加强基层“双百”社工服务站、社会工作服务点建设,完善拓宽服务功能,整合社会工作者队伍、志愿服务队伍和养老服务队伍,依托“双百”社工服务站和社会工作服务点,开展各种专业化为老服务。五是营造良好养老服务从业环境。打造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氛围,积极开展正面典型宣扬,弘扬正能量,消除职业歧视,鼓励社会上更多人力资源投身养老服务业。
汕头市民政局
2023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