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汕头跨境数字经济产业园在华侨试验区启动。这是广东首个以跨境数字经济为主题的产业园,对于如何做好园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就成了华侨试验区管委会招商引资的新课题。
90家企业落户产业园
走进汕头跨境数字经济产业园,总面积4500平方米的西之月&1688汕头跨境选品中心已率先入驻。在该中心,客户可实现一站式铺货全平台、一键采购做生意、一天逛完特色好货产业带、一件全球代发源头货。
“为了让企业更快落地,我们推出专业代办服务,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企业核心业务基本实现不出园区办结。”华侨试验区投资服务局三级主任科员卢斯耀表示,华侨试验区设立了首个面向华侨华人及投资者的专业代办服务机制——“侨惠宝”,为企业提供咨询解答、材料整理、线上线下申报等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侨惠宝”已累计为117家企业提供便利的登记注册服务,其中落户汕头跨境数字经济产业园的企业就有90家。
配套服务提质升级
除了为企业落户提供一对一、多对一的精准服务,如何解决产业园内人员的通勤所需,也是华侨试验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的思考。
汕头跨境数字经济产业园位处东海岸新溪片区,尽管距离市中心不远,但片区内的公共交通相对较少。对此,华侨试验区定制开通产业园公交线路,该线路每天上午9时10分从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公交站发往产业园,下午6时30分再从产业园返回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公交站。
据了解,目前产业园正积极完善餐饮服务、公寓住房、运动健身等配套服务。其中,2个园区食堂可同时满足800人就餐,并与国际知名快餐品牌推出团餐配送服务;140套人才公寓按照汕头市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给予住房租金优惠,配备精装修、基础家电、网络及物业托管服务,企业人员可实现拎包入住。
今年是汕头的营商环境提升年,华侨试验区将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一站式并联办理服务,营造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加快打造“数字保税区”。
建设国际数据中心 打造“数字保税区”
华侨试验区作为国家级功能平台,近年来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在线教育、跨境金融、特色互联网及软件服务、数字短视频等领域产业,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2023年底,华侨试验区成为全国率先获准开展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试点区域。截至今年6月,已有643家企业开通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试点企业订单量环比增加10%—15%,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作用占比约34%。
“我们将依托这些政策优势和基建优势,先行先试开展跨境数据流通创新试点。”华侨试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曹安定表示,华侨试验区将通过建设与国内网络物理隔离的国际数据中心,利用跨境数据专线实现数据直传,使用国内数据处理能力向海外提供数据清洗、标注、备份、加工、应用等服务,加快建设国际数据中心,打造“数字保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