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建材高效管理 【编者按】 2014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华侨试验区”)。8年多来,华侨试验区变化日新月异,不仅建成一座现代化海滨新城,更摇身一变成为汕头数字经济发展和侨资侨智侨力汇聚的热土。 当前,广东正奏响高质量发展“协奏曲”。华侨试验区作为汕头三大国家级功能平台之一,如何瞄准自身定位加快建设数字特区核心区,是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的题中之义。即日起,南方+华侨试验区频道推出《“数”说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探访华侨试验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布局和发展前景。 在每一个施工工地,建筑材料数以万计,如何管理好这些材料关乎工地施工的进度。如今,走进华侨试验区,数字技术的应用高效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标识解析平台的赋码上云,给每件物资装上“数字身份证”,从管物资升级到管数据,继而实现数字化管理。 华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企业,也是目前粤东地区唯一一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二级节点平台运营单位。二级节点解析平台是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上端接入国家顶级节点,下端则对接企业,主要作用是为企业的设备、产品、人员提供标识注册解析、查询管理、数据监测等服务。 简单说,企业的产品或设备只要通过这一平台注册类似“数字身份证”的唯一标识码,政府部门、企业、产业链的上下游等单位就具备了对产品或设备的“出生日期”“地理位置”“运行状态”等信息进行采写、关联、共享的基础。 自入驻华侨试验区以来,华旭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建筑领域常用到的铝模板、盘扣脚手架、爬架等租赁物资,实现编码技术标准和管理运营规范,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升级改造。 “产品数字化之后,原本数十万件需要几天时间盘点的物资,现在通过感应设备几个小时就能完成出入库盘点。”该公司总经理林之瀚说,物资的数量和位置信息等数据实时可见,使得跨区域调度也更为方便、经济。 此外,通过对物资实时位置等信息的掌握,还可以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的风控手段。林之瀚表示,市场上有超过3000亿货值的物资,只要有10%实现数字化风控,就能为行业实体企业带来300亿的流动性。 据了解,华旭科技有限公司自2022年5月完成平台建设,并在今年初通过了省通信局的中期检查。截至今年5月份,公司累计营收规模超过10亿,物资设备标识注册数超过200万。 “平台的应用场景主要围绕汕头‘三新两特一大’的产业格局来落地。”林之瀚举例说,在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领域中,汕头拥有逾1000亿产值的产业集群基础。在此基础上,平台也深入研发了相关的数智化方案,未来将从织染设备联网提升设备开工率、产业链交易上云提高流通效率等多方面发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