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近5.7亿元500千伏 海门电厂扩建3、4 号机组送出输变电工程线路沿途共设立有输电塔97座,这些输电塔有的需“上山”跨越山地,有的要“下海”经过海湾渔港,存在“用材难”、“施工难”等难题,该项目工程部门一一“攻关”克服,还节省了上千万元的塔材费用,这在南方电网工程建设上属于首例。该工程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高粤东地区电网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性,加快促进汕头和粤东地区经济的发展。
记者从汕头供电局了解到,落户我市的广东省大型输变电工程——500千伏海门电厂扩建3、4号机组送出输变电工程已全面投入建设工作,目前,该工程项目正稳步推进中。
作为广东省重点电力项目的海门电厂3、4号机组送出输变电工程线路全长36.987公里,总投资近5.7亿元,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高粤东地区电网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性,加快促进汕头和粤东地区经济的发展。
23日上午在该工程海门湾的一处塔基建设现场,伴随着一阵隆隆声响,塔基灌注桩正在推进施工中,佩戴着安全帽的施工工人也密切注意着施工情况。据该项目工程部工程师吴哲介绍,海门电厂3、4号机组送出输变电工程跨度近37公里,途经海门镇、城南街道、井都镇等7个村镇,线路跨越居民社区、海湾渔港、峡谷水库及沿海高铁等区域,在项目规划建设开始就面临“征地难”、“用材难”、“施工难”等难题。由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跨度非常大,在村居相对集中的区域,青苗赔偿工作推进非常困难,汕头供电局通过签订电网建设目标责任书,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经过和线路跨越村居的反复沟通协调,才完成了相关的征地工作。
海门电厂3、4号机组送出输变电工程线路沿途共设立有输电塔97座,这些输电塔有的需要“上山”跨越过山地,有的则需“下海”经过海湾渔港,像第 16号至22号共7个输电塔就需要跨越海门镇渔港,为此,工程人员结合线路所经过现场具体情况,采用了透水结构设计、临时围堰等办法,成功克服了海底水流漩涡、渔船往返航行的难题,现在7个输电塔塔基的海中基础已经进入最后的填埋打桩阶段,施工正在积极推进中。
在该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部门还结合施工地域具体情况使用了新型塔材应用于输电塔建设,仅此一项“创新”技术就可节省上千万元。原来,海门电厂3、4号机组送出输变电工程地处沿海地段,有超过三分之二的线路沿海岸线架设,铁塔与塔基将面临海风海水侵蚀及台风等自然因素影响,常用基建材料的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该项目工程部工程师吴哲告诉记者,汕头供电局结合工程所处地域的气候特点,大胆使用Q460高强钢管塔作为输电塔塔材。Q460高强钢管塔与以往普通铁塔相比,抗腐蚀抗拉力性能大大增强,在强度提高了33%的同时,还节约10%~25%的塔材,而且基础造价也节省了5%~15%,仅塔材就能节省上千万元,这个项目在南方电网工程建设上属于首例,这对今后沿海地区的铁塔建设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为保障这一大型输变电工程如期完成建设,工程项目部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紧盯工程进度,直面工程难题,工程开展至今都坚持工程进度每日一报,工程管理每周一会,就是为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例如在某些区域的塔基建设过程当中遇到微风化花岗岩的阻碍,施工人员通过反复研究,最后采取了水磨钻技术对付这种花岗岩,结果施工速度加快,效率提高,施工“拦路虎”问题得到解决,大大节省了项目时间,确保工程能如期竣工。
据悉, 500千伏海门电厂扩建3、4 号机组送出线路工程建成投产之后将成为我省特大型骨干电源,对于我省电网建设具有里程碑式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