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面对突如其来的
意外或灾害
你知道怎样正确急救吗?
科学避险你知道怎么做吗?
2024年5月12日
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5月11日至17日
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实用的急救和避险知识吧
↓↓↓
若心脏骤停,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存活率可达50%。
第一步: 检查患者
检查反应:轻拍双肩,呼唤名字。若没有反应,立即拨打120。
检查呼吸:观察胸部、腹部是否有起伏,若没有起伏,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第二步:胸外按压30次
第三步:人工呼吸2次
打开气道:一手置于患者额部,向下压,另一只手放在患者下颌处,向上抬;
清除患者口腔中的异物,如假牙或呕吐物等;
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
第四步:重复第二、三步,直到找到AED或救护车赶到
如果附近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尽快使用:
注意:
第一次电击后,如患者没有恢复意识和呼吸,立刻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反复进行直至急救人员到来;如没有AED,进行心脏持续按压,同样有效。
1. 对于成人及1岁以上婴幼儿
2. 对于1岁以下婴幼儿
1. 指压止血法
较大动脉出血时,可以用手指压迫伤口靠心脏方向的一侧,阻止血液流动,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2. 加压包扎止血法
静脉、毛细血管或小动脉出血时,可用消毒纱布垫等覆盖伤口,然后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固定。
3. 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较大动脉出血。操作前应先将伤肢抬高,止血带应尽量靠近出血部位,并注意每小时松开一次,避免缺血坏死(上臂中段禁止使用止血带,否则会造成桡神经损伤)。
注意事项:
开放性外伤的处置黄金时期是受伤后6~8小时,头面部可适当延长至24小时。超过此时间不处理,伤口感染率会大大增加!
1.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应及时恰当止血,去除表面异物,如遇骨折端外露,不要尝试将其放回原处。
2. 封闭伤口
用清洁、干净的布片等覆盖伤口再用布带包扎,包扎时松紧适度。
3. 临时固定
不要任意牵拉或搬运病人,尽量保持伤肢位置固定。
4. 必要止痛
骨折严重时,疼痛可导致休克,需给伤者必要的止痛药。
5. 安全转运
转运伤者时,要密切注意伤者神志和全身状况的变化,并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来源:健康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