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卫生健康局(中医药局)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国际护士节│“提灯天使”用爱照亮生命
  • 2024-05-12 08:50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   她们,既是“提灯天使”,也是“白衣战士”。在第113个“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寻找那些义无反顾、矢志不渝的身影,一起聆听“提灯天使”用爱守护人民健康的感人故事,激发广大护理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南丁格尔精神,为推动汕头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杜雪萍:26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守护患者

      市第二人民医院杜雪萍主任护师总说:“我从不后悔选择护理专业,相反,感激当初的选择!”她每天总是脸挂微笑,在病房,大家称她为“微笑护士”。她的笑容、优秀专业品质、无私奉献精神不但鼓励着每一位患者,也影响着身边的护士,形成一股向上的力量。近日,广东省护士协会公布了第三届“南粤好护士”评选活动获奖名单,杜雪萍被评为“南粤好护士”,成为今年粤东地区医疗机构唯一获得该荣誉的护士。

      杜雪萍已在市第二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26年,2022年至今担任护理部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从踏上护理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她对待所有患者如亲人,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26年如一日奉献自己的青春,守护在患者的身边。无论处于哪个工作岗位、担任何职务,对于危重急、护理难度大的病例,杜雪萍永远冲在最前面。有一次,科室来了一名94岁全身多处大面积四期压疮患者,渗液多、恶臭扑鼻,连家属都不敢靠近。杜雪萍与家属、医生沟通后,马上为患者清洁皮肤、更换衣服、清创换药,并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在她的精心护理下,3个月后,患者压疮完全治愈出院了,家属至今感激不尽。

      

    杜雪萍上门为高龄老人做居家康复护理。

      杜雪萍在神经外科主持护理工作时,科室有一名孤寡老人,四肢先天性畸形,生活不能自理,没有亲人可以提供生活照顾和经济支持。在此情况下,她身先士卒,带领整个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出钱又出力,每天给患者准备可口的饭菜,为患者擦澡洗头、帮助其排泄大小便,聆听患者的心声,给予心理支持。在住院的1000多个日子里,这名患者没有发生过压疮,没有出现营养不良,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后来,患者痊愈可以出院,慈善机构来接走他时,他泪如雨下,双手紧紧抓住护士的手不放。大家知道,他是舍不得离开对待他如亲人的护理人员。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杜雪萍的座右铭。怀着这种信念,2010年,杜雪萍离开了年幼的儿子到香港攻读社区护理专科文凭。在香港,她接触并学习先进的护理理念、精湛的专业知识及技术、优秀的团队精神,还有一直想做而无从入手的康复技术。她把握这难得的机会,像一块吸水的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知识。2011年4月,杜雪萍满载而归。怀着对专业的热情,她把学到的知识充分地运用到病人身上,使更多患者迈向健康之路。

      在过去的13年里,她带领的护理团队为约3000名患者实施神经康复护理,并到社区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提供康复护理志愿服务,帮助无数的病人重新站起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填补了汕头市神经康复护理的空白。老患者说:“要是早遇到你就好了,我也不至于关节都畸形,没办法走路了”;新病人则会说:“很幸运遇到你,不然我不知道如何开始康复之路,如何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还有病人说:“你对我的帮助,让我能够正确对待疾病,重燃生活信心”;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来自病人及家属肯定的话语不断鼓励着杜雪萍,激励她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

      杜雪萍还带领团队持续改善医院护理服务内涵,把人文关怀贯穿到每一个护理细节中。例如: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为居家病人提供上门服务;组织护理人员开展陪检工作,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在妇女节、儿童节,与病人共同庆祝节日;在临床中开展个案护理,提升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人才梯队的建设,大力培养专科护士,并为她们搭建平台;关心关爱一线护理人员,使她们安心工作,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陈幼然:特殊岗位精心呵护精神病患者

      自毕业踏入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那天起,陈幼然就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在这个特殊的护理岗位上,她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呵护每一位精神病患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她的精心护理下,一位位精神病患者得以康复,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重燃生活的希望。近日,陈幼然获评“南粤精神科好护士”。

      

    陈幼然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精神科收治的大部分病人是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伴有精神症状的酒依赖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他们发病时,常伴有幻听、幻视、妄想、突发性冲动、重度抑郁、精神恍惚等症状,经常拒绝治疗、拒绝吃药,甚至辱骂、踢打医务人员和护工。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护理工作的辛苦和特殊性可想而知。每遇到这种情况,陈幼然总是以极大的耐心去抚慰病人受伤的心灵。

      小玲(化名)是一名20岁的妙龄女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刚来到医院的时候,每次给她打针、服药时,她都会推三阻四,大骂不止。一天早饭时,小玲拒绝进食,将菜打翻,并将一口唾沫吐在护士的脸上,嘴里不停地喊道:“快放我回家!”此时,陈幼然一边安慰护士,一边上前耐心地劝导患者。然而,小玲根本不听劝说,并把杯子里的水往陈幼然身上泼去。同事们连忙赶过来,陈幼然却连声说:“没关系。”并让护士重新再打一份早餐来,又耐心地劝说患者……小玲存有幻听症状,经常把纸巾塞在耳朵里。陈幼然注意到这个细节,经常检查小玲的耳朵,反复叮嘱小玲不要再把纸巾塞到耳朵里,并不时提醒值班护士,要重点关注;还动员一些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协助观察小玲的动作,及时汇报,使小玲安全地度过发作期。经过精心治疗护理,现在,小玲能够主动帮忙扫地拖地,参加文娱活动和康复治疗,也不再把纸巾塞进耳朵。

      常言道:“三分医疗、七分护理”。心理关心、心理护理对病人治疗尤为重要。心病不除,痛疾难消。陈幼然在工作中总是站在病人角度去考虑问题,并要求护理人员要同病人多交流,多接触,多一些换位思考,耐心了解病人的需求,耐心了解病人治疗过程中的顾虑,以便及时化解他们的“心头之患”,从而取得病人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以便早日康复。

      身为科室“领头雁”,陈幼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加班、代班、主动协调好医护关系、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在她带领下,几年来,全科从未发生护理差错和纠纷。生活中,陈幼然以“老大姐”的身份,时刻关注姐妹们的喜、怒、哀、乐,只要谁有急事、难事,她总是主动帮忙,嘘寒问暖。护士的工作既苦又脏,难免有人会产生厌烦情绪,陈幼然知道后,总是主动为同事做心理疏导,使全科护士情绪稳定,工作热情饱满。

      工作30多年,陈幼然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一名以身作则、经验丰富的护理管理者,她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忱。除了自己不断学习护理知识,她还将所学倾囊相授,手把手教给每名刚入门的护士,无私地传帮带,带动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吕丽娜:帮扶基层拓展公益服务内涵

      吕丽娜从事护理工作22年,现任市中医医院骨三科护理负责人,是一名管理水平高、综合素质高、业务精湛、作风严谨、专业实干型的护理骨干人才。在业务管理方面,她立足护士长岗位职责,努力学习,不断提升业务及管理水平。近日,爱岗敬业的吕丽娜获评“南粤中医好护士”。

      

      图为吕丽娜不断推广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配合医院发展需要,吕丽娜积极参与医院中医护理质量督查工作,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主动参加抗疫、下基层义诊等志愿服务;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科普宣传活动,传播中医养生、慢病调养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中医护理“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多次到基层医院推广技术,为基层医生讲授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推广临床护理技能、专科科研成果和适宜技术,帮助下级医院发展,培养更多能力突出的社区专科护士,不断拓展公益服务内涵。

      吕丽娜热爱科研创新,也注重带领团队提高科研水平,经常鼓励护理人员争取参加更多的科研项目及撰写护理论文。她带领团队参与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经络皮部理论配合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在研);发表论文《中药熏蒸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与护理》等。她还带领护理团队不断加强专科中西医护理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提升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强化护理安全质量控制,规范护理管理,努力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此外,积极参与进修和新技术培训工作,不断开展有利于临床实际的新项目、新技术。通过义诊、组织基层培训等机会,不断推广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来源:汕头橄榄台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卫生健康局(中医药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