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卫生健康局(中医药局)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慎防米酵菌酸中毒!涉及粿条木耳等
  • 2024-04-15 17:08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   清明时节,气温多变,需防范食源性疾病。日前,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在潮湿多雨和冷热交替的天气条件下,河粉、粿条、凉皮等湿米粉以及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后引发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风险增大。那么,米酵菌酸是什么?中毒有哪些症状?大家又该如何预防呢?

      今年3月下旬,中国台湾一家名为“宝林茶室”的素食餐厅发生集体中毒事件,导致2人肝肾衰竭死亡,14人中毒,至今仍有重症者在抢救,虽然确切的中毒原因尚待查明,但有医生认为,罪魁祸首很有可能是“只要1毫克就能致人于死地的米酵菌酸”。在潮汕地区,人们也普遍爱吃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等湿米粉以及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不过,最近天气多变,这些食材容易腐败变质,进而产生米酵菌酸,市民食用时,须十分小心。

      市民说:“比如木耳放得比较久,而且比较干的那种,我们一般都是泡一个小时左右再来煮,一般不会吃不完留着下一顿,有看到新闻报道说菌类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毒素。而且米粉要封口保存,不要敞开,生活中一般都是这么做,以前有报道说隔夜这些东西吃了会中毒的现象,所以都是比较小心一点。”

      米酵菌酸毒素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主要毒性代谢产物,也是引起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关键因素。米酵菌酸对热稳定,经100℃煮沸和高压烹饪也不能被破坏,是引起食物中毒并导致食用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市疾控中心公卫科医师刘桂炎说:“米酵菌酸是无色无味,一般在食物中难以察觉,即使平时煮到100℃以上或者高温烹饪的话,都是没有办法破坏毒性,即使做成其他食品或者加工成其他方式,进食后依然还是引起食物中毒,人们认为煮沸了,100℃,或者高温烹饪,以为毒性就会被破坏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据介绍,容易导致米酵菌酸中毒的食品主要有三类:一是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酸汤子、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湿米粉等;二是变质鲜银耳和泡发不当的变质木耳;三是发酵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汕大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负责人黄天亮说:“像这种中毒产生的现象,时间穿梭在30分钟到3小时之内,病人轻微的症状有消化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但这种毒素也会对肝、肾、脑产生非常严重的毒素作用,一旦产生了比如肾,最严重会产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对于脑的话会昏迷不醒,意识不清,对于肝会出现肝昏迷甚至呼吸衰竭的情况,这部分病人就甚至会出现死亡的情况。”

      医生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河粉、粿条、米线、凉皮等湿米粉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并根据产品原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现场查看是否符合包装标示要求,明晰所购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要素。湿米粉应低温储存,且要在其保质期内食用完。

      黄天亮说:“自己在家里做一些米粉或米面发酵类食品,一定要保证干燥通风,在制作过程中要避免接触湿润的土壤,因为这个时候会容易造成米酵菌酸的产生,从而造成中毒现象。关于木耳和银耳的问题,在大部分情况下从正规途径购买的一般都是没问题的,第二点是一些变质木耳,我们要如何判断,一般木耳都要泡发的,在木耳泡发之后出现成团现象,不分开,没有弹性,甚至出现异味的情况,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有可能出现变质了。”

      医生提醒,如果出现可疑的米酵菌酸中毒症状,应立即就诊。

      市疾控中心公卫科医师刘桂炎说:“广大市民如果怀疑自己发生米酵菌酸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的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减少对机体损害,并及时送医治疗,因为米酵菌酸中毒没有特效的治疗药,只能做对症治疗,同时中毒患者应该保存剩余食物,以及呕吐物,以便医生去确诊是否发生米酵菌酸的中毒。”

      来源:今日视线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卫生健康局(中医药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