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先后发布了第一批、第二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10个典型案例,汕头市《计生专干转型,打通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最后一公里”》《打造科普教育基地,提升健康素养水平》等2个项目先后获通报表扬。
▲设立健康教育主题科普教育基地
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村级服务网不健全应怎样破题?汕头市澄海区卫生健康局提出了“计生专干转型,打通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实践,形成了协作联动机制,健全以区县为主导、镇(街道)负总责、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抓、村(社区)人口健康专干协助的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新模式。专干主要负责协助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配合家庭医生开展签约服务、协助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等工作,打通了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最后一公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得到双提升,居民获得感得到增强。
▲组建区级健康科普专家库,涉及慢性病、心血管疾病、近视防治、急救技能、心理健康等领域
聚集传统健康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居民主动参与自我健康管理的问题,汕头市澄海区卫生健康局打造科普教育基地,系统组织科普教育活动,有效推动了辖区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接受度。据介绍,澄海区在凤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科普教育基地,开辟合理膳食、应急急救、自我健康管理、科学健身、中医保健和健康知识大讲堂等区域。同时,成立了由24名专家组成的区级健康科普专家库,组织健康科普专家宣讲22场。此外,还成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立起连续化服务机制。截至2022年9月,科普教育基地所在片区的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任务完成99.62%,同比增长99.02%;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任务完成100%,同比增长98.95%;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显著提高,达到40%,与去年同比增长39.73%。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