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汕头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室接到一个特殊的呼救电话。
凌晨
05:05
一通电话接入120系统,调度员接起电话,就听到了一串人工助手语音提示:
“报警,反馈时间较长,请见谅,我现在的地址是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金鸿公路。”随后就挂断了。
调度员洪同志来不及询问,但凭着多年的接警经验,敏锐地察觉到这个电话不寻常,不容细想。
回拨
高度负责的调度员回拨了报警人电话并询问:“你好,是需要救护车吗?”
此时,电话另一边传来:“嗷、嗷”的呻吟声,并有人工助手语音回复说:“左边肚子疼怎么回事?”
调度员意识到这名报警人的确是需要帮助的,并有沟通的障碍,立即询问:“需要救护车对不对?是不是没办法讲话?”
电话另一边仍然是“嗷、嗷”的呻吟声,但也传来了人工助手语音回复:“对,我是聋人”。
调度员确认报警者需要救护,赶紧询问地址在哪里?希望得到语音回复,然而,在多次询问下,都没有得到回应,对方一直在呻吟。
考虑报警者无法正常交流,焦急的调度员马上询问:“是否有手机微信?我加您微信,你发地址过来。”但对方暂时没有回应。
凌晨
05:07
调度员立即用工作微信号添加报警手机号码。不一会儿,微信好友通过。
调度员通过微信与报警人联系,迅速问清详细地址、主诉,于5:11分派车前往救护,并与出车人员交待了报警者情况。
在救护车前往途中,调度员仍通过微信安抚对方情绪,直至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悬着的心才放松下来。
一通无声的电话
是职业的敏感,是高度的负责,是机智的应变,为特殊报警“争”到了急救时机。
调度员每天要接上千个电话
每一通电话背后,都可能是一起极为紧急的警情!
每一位调度员都必须精神高度集中、时刻保持清醒、用高度责任心去甄别每一宗特殊警情!
为他们点赞!!!
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也将着力关注特殊群体的“急难愁盼”,争取在现有“汕头急救服务”的基础上升级“无障碍急救功能”通道,做到院前急救“全方位”,关爱特殊群体“不缺位”。
小贴士
关注“汕头120”微信公众号,在突发情况时,通过公众号中的“呼叫120”板块呼救,完成基本的信息的填写,即可呼叫120。
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会在第一时间派出急救车,根据定位找到报警人,从而提高对事发地址不清楚、或听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急救效率及准确性。
汕头市120长按关注公众号
来源:汕头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