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住了柴米油盐的麻烦,抗住了世俗生活的刁难,却扛不住娃有奶才睡的习惯。
“奶睡睡不长,哄睡累死娘”,说到“夜奶”,宝妈们绝对是一把辛酸泪。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令人心痛的案例,妈妈喂夜奶时候太困睡着了,结果不小心闷死了宝宝:
今天(5月20日)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
母乳喂养,为爱坚持
让无数妈妈头疼的“夜奶”什么情况下该断?
频繁“夜奶”有何危害?
如何温和地“断夜奶”?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三院”)产科母乳喂养专家、爱婴园副主任护师陈郁葱为你解答。
1.宝宝前三个月建议坚持夜间喂奶
有句俗话,“马无夜草不肥,孩儿无夜奶不睡”。困扰很多妈妈的夜奶,其实是一个正常现象。
研究发现,2/3的宝宝在夜晚都会吃奶,平均1-2次,这是宝宝的正常生理和心理需求。
通常情况下,宝宝在晚上10时-次晨4时这段时间吃奶,称为夜奶。宝宝在早晨4-6时醒来喝奶,这种情况则称为晨奶。
陈郁葱介绍,头3个月是宝宝发育的猛长期,建议在此阶段,坚持夜间哺乳,可增加泌乳量,因晚上催乳素分泌旺盛,吸奶可以帮助妈妈们维持奶量,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
2.频繁夜奶有安全风险
频繁夜奶、影响睡眠是很多母乳妈妈想要“断夜奶”的主要原因。
成年人的睡眠能力有差异,有些妈妈感觉3、4次夜奶毫无压力,吃完秒睡;而有的妈妈却可能因为夜醒疲惫不堪甚至落下病根,此时妈妈可以酌情减少夜奶次数或者断夜奶。
母亲过度疲劳,夜奶时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此前新闻中有过类似报道:有妈妈因为太累选择直接侧躺喂奶,喂着喂着睡着了,导致宝宝被堵窒息死亡。
陈郁葱提醒,妈妈夜间喂奶时,尤其是喂小月龄的宝宝,尽量坐起来抱着喂,侧躺喂奶不仅容易睡着压到宝宝,奶水也可能呛到孩子。
3.这种情况可考虑“断夜奶”
什么时候可以给孩子“断夜奶”?
陈郁葱建议,如果夜奶已经严重影响妈妈的身体健康和情绪,而宝宝的生长发育达标,大小便正常,白天已摄入足够的奶量,夜间醒来只是想含着妈妈的奶头作为一种安抚习惯,或者夜间吃奶只吃几分钟,满足口欲者,此时可考虑“断夜奶”。
4.4大步骤断掉宝宝深夜食堂
下定好决心的妈妈,已经成功了一半!
建议爸妈至少准备7~10天的时间,做好死磕到底的准备,坚定地去实施计划。
1.睡前吃饱
在睡前30-60分钟,添加一些固体、半固体的食物,再来一定量的母乳,让宝宝吃饱再睡,减少半夜饿醒的情况。
2.断开“奶”和“睡”之间的关系
很多宝宝有“奶睡”的习惯,夜间醒来时,只有喂奶才肯睡,因此,要断夜奶,改掉“奶睡”、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很有必要。
习惯“奶睡”的宝宝,会把吃奶当作一种睡眠暗示:“吃奶了,我要睡觉了。”
建议妈妈们可以在“奶”和“睡”之间插播一段“睡前程序”。
这个“睡前程序”可以是睡前故事、摇篮曲等和宝宝温和的互动。
当宝宝吃奶产生困意时,及时插入“睡眠程序”,坚持下来,睡眠暗示就变成了“吃奶了,睡前程序,我要睡觉了。”
3.训练娃定点吃夜奶
断夜奶是件很重大的“改变”,孩子也需要适应的过程。妈妈们可以有计划地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从三次到两次到一次,让宝宝有个适应的过程。
4.断夜奶需要家人的支持
断夜奶并不容易,妈妈们一定要下定决心,不要因为宝宝一时哭闹,而于心不忍,同时也请家人协助你。
戒夜奶时可采取“妈妈消失法”,用好娃他爸这个“神器”。
妈妈只需要定时去喂宝宝,喂完奶后,就果断离开。
宝宝醒了看不见妈妈,会觉得不吃奶很正常,也不会怎么哭,即使开始一两天会哭,妈妈也要坚持住不过去。几天之后,宝宝就会习惯定点喂养,到时候妈妈再把娃接回来,让娃单独在小床上睡。
此外,陈郁葱提醒,断夜奶并不意味着断奶,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妈妈可尽可能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