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是登革热流行期,市疾控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应注意预防登革热,特别需要重视防蚊灭蚊,清理积水,确保环境卫生整洁。
进入夏季,气温高、降雨多,蚊媒密度升高,为进一步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切实保障民众的生命健康,5月19日上午,金平区金砂街道金韩社区开展行动,由专业人员在灌木丛、下水道等蚊媒孳生地消杀。行动中,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认真检查各个角落。
据了解,近阶段来,金韩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翻盆倒灌、清理积水,整治卫生死角,并通过发放资料等方式,加大登革热的预防宣传。
金韩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怡纯告诉记者,社区工作人员加强对辖区卫生巡查,严格落实网格化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此外,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入户走访宣传活动,逐一走访辖区住户并向他们宣传预防登革热知识,宣传清理家中积水,预防蚊虫滋生,提高居民防蚊灭蚊的意识。
“社区对这方面还是比较重视的,经过消杀和清理之后,蚊虫非常明显地减少了。”社区居民周伯说。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传播模式以“伊蚊—人—伊蚊”为主,潜伏期一般为1至14天,多为5至9天,各年龄人群普遍易感染。登革热的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一天内体温可达39~40℃,身体会出现“三痛”,以及“三红症”、皮疹等。“三痛”具体指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三红症”是指面、颈、胸部潮红,皮疹是指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感染登革热后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重症,甚至出现死亡。
疾控部门指出,登革热可防可控,但关键需做好预防。据市疾控中心消杀科主管医师谢跃烽介绍,当前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是保护自己免受蚊子的叮咬,具体的做法包括:开展环境整治,清除蚊虫滋生地,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它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家中积水常常会滋生蚊子,是蚊子的滋生地,通过清理垃圾消除积水,就可以减少蚊虫滋生力等措施来降低蚊虫密度,从而减少登革热的传播风险;做好个人防护,家中可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同时配备蚊香、电蚊拍等驱蚊灭蚊产品,户外活动时,建议穿浅色的长袖长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以减少被蚊子叮咬的机会。
疾控部门还提醒大家,如果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登革热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居史和是否被蚊虫叮咬过。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