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心梗
你可能会想到电视里出现过的画面:
突然愣住,捂住胸部(胸痛),
倒地,送医院......
胸痛,是心梗的典型症状
但心梗发作时
往往有些并不起眼的症状
11月20日是“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
我们来科普一些救命知识
心梗自救三部曲
1.快速识别心梗
当身体出现以下这些先兆时,不要拖延,必须引起重视!
心梗的典型症状:
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如持续超过5分钟要警惕,15分钟高度怀疑心梗。
心梗的非典型症状:
有些心梗患者症状不典型易忽略,如出现突发呼吸困难、休克、晕厥,或肩臂部、上腹部、头颈部疼痛,或突发冷汗、烦躁、疲乏等,均应想到无痛性心梗可能,尤其是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
2.牢记2个“120”
“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
1120代表着2个“120”
一是:“怀疑心梗,及时拨打120”
通过前面快速识别,如怀疑心梗,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通过急救车将患者紧急护送到就近且有救治条件的“胸痛中心”。
二是:“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
发生心梗后,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时间就是生命,千万不要想着“我再观察一下”,每拖延一秒都可能与生命擦肩而过。
3.冷静等待急救车到来
可以在急救医师的电话指导下开展简单的自救措施:
① 保持安静(或安抚患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② 保持平卧或静坐姿势、减少活动。
③ 保持空气流通,解开衣领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
④ 切忌自行盲目服药。
⑤ 切忌步行或自驾车去医院。
“我命由我不由天”!
您务必做到:
1.正确决策
正确的决策是心梗救治的关键,务必要快速拨打120,不要拖延!
2013年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发生,但仅有3.5万例获得了及时规范的救治;95%的心梗患者错过了黄金救治时间。
2.充分信任
充分信任“胸痛中心”,及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快速开通梗死血管。
越早获得救治,越早开通血管,越多挽救存活心肌,患者预后越好,生活质量越高。充分信任医生,才能打败死神。
3.预防为主
远离心梗,预防为先!多做心脏喜欢的5件小事:
① 好好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
② 拒绝吸烟,也包括二手烟。
③ 跟家人一起养成规律锻炼的好习惯。
④ 跟家人一起养成低盐、少油、清淡的健康饮食习惯。
⑤ 定期体检,了解自己的心脏是否健康。
我们来做个小测试~
扫描或识别以下 “健心行动”公众号二维码,进入“心脏年龄测试”——测试您的“心脏年龄”。
如果测出来心脏年龄大于您的实际年龄就要注意了,要从体重、血压 、血糖、血脂、吸烟与否等方面找原因,并做好健康管理。
关注心梗救治日 这些误区要明辨
心梗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由其引发的猝死更是危险至极。很多人对心梗存在诸多认识误区:心梗发作时都会剧烈胸痛?心电图正常就不会得心梗?心梗发作时应立即服用硝酸甘油?……
11月20日心梗救治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心血管病专家周玉杰教授围绕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权威解答。
1.心梗发作时都会剧烈胸痛?
周玉杰教授:大多数急性心梗发作时最常见也是最早的表现就是胸痛,这种胸痛的程度较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可长达数小时甚或数天),并且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患者亦常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甚至有濒死的感觉。
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胸痛”这个概念太浅表,过分强调“胸痛”,有时会影响对病情的判断。
一方面,很多急性心梗患者的发作症状不典型,可以表现为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肩或腋下疼痛、后背痛、嗓子痛、脖子痛、头痛等,这些不典型部位的疼痛容易被患者忽视;同时部分心梗患者也可以没有明显的疼痛,称之为“无痛心梗”,“无痛心梗”多见于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对于上述心梗,如果只以“胸口疼”作为判断标准,会耽误治疗时机。
另一方面,胸痛只是一种症状,会出现胸痛的疾病,除了心梗还有很多,例如主动脉夹层破裂、肺栓塞等等。如果把其他疾病引起的胸痛,错误的当作心梗来急救,可能致命。
2.心电图正常就不会得心梗?
周玉杰教授:常规体检时的心电图是静息心电图,它是一个即时的检查,其结果是反映检查时的状况,也就是说,这种静息心电图只会在发生心脏疾病时发现问题,如果在检查时,无任何发作症状,很可能检查不出问题。
因此,静息心电图正常,并不意味着心脏就一定健康,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心梗的风险。
如果静息心电图正常,而病人却有明显胸闷或者胸痛的病史,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病人做一个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或者动态观察有无心电图改变等来确认是否有心脏问题。
3.心梗会遗传?
周玉杰教授:心肌梗死不属于遗传性疾病,其本身并不会遗传。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证据证明有遗传物质的改变会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
但是,如果父母或家人中有心梗病史,自己还要警惕。这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有家族遗传性,而动脉粥样硬化一般是引起心肌梗死的直接原因。
4.心梗发作时要立即服用硝酸甘油?
周玉杰教授: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心梗,不要盲目给患者服用药物。
如有条件最好给患者测血压,血压过高或过低服药均有风险,明确血压不低时才能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如果没有条件测压,患者出现头晕、大汗时,不可盲目服用药物。
也可以通过“号脉”来简单判断患者的血压是否正常,如果脉搏微弱,那么患者的血压可能偏低,此时不宜服用硝酸甘油。
5.心梗发生时应该怎么做?
周玉杰教授:如果怀疑您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出现了心肌梗死,请记住下面的三个原则:
(1)呼救:拨打 120、告知亲友,如果家中没人,需要打开房门方便救援人员进出。
(2)休息:就地平躺或找到合适的卧姿休息,此时应缓慢深呼吸,减少活动,尽量降低耗氧量,千万不要尝试各种不靠谱的自救方法。
(3)慎用药物:部分心肌梗死会出现低血压,此时再服用硝酸甘油会加重病情;在病情未确诊为心梗时服用阿司匹林,也会为后续疾病治疗带来困难。因此这两种药物的服用都需慎重。
6.如何降低猝死发生的风险?
周玉杰教授: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精神压力、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过度劳累、熬夜、加班、失眠、心理压力过大、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让猝死变得频发。
为最大程度降低猝死的风险,我们应做到:
(1)规律饮食、不过饱、多吃蔬菜水果,远离高油脂、高能量、低营养的食物;
(2)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若运动中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坐下休息;
(3)保持平和的心态,情绪稳定乐观,不要过喜过悲;
(4)避免压力过大,及时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连续熬夜加班,学会释放压力和放松身心。
来源:广东疾控、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