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卫生健康局(中医药局) > 图片新闻
分享到:
【健康】肾?慎!
  • 2020-10-17 22:02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   肾脏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

      是一部动力强大的“净化器”

      通过排泌尿液

      可以清除代谢废物

      还可产生尿液

      调节体内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

      

      但是,就是这样功能强大的肾脏,却很容易受伤。据调查,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也就是说,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患有此病。

      事实上,慢性肾病可防可治,管得好,一辈子不得尿毒症的肾友大有人在。许许多多的尿毒症,当初并不是不可避免,但由于患者陷入各种误区,在防治路上出了差错。

      得了慢性肾脏病都有哪些表现?

      临床上,只要肾损伤持续三个月以上就可以诊断为慢性肾脏病。水肿、血尿、蛋白尿、肾功异常是肾损伤的最常见表现。

      慢性肾脏病和慢性肾炎不能画等号。慢性肾脏病包括高血压肾损害、药物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等。尤其是糖尿病肾病,近些年已经有逐渐跃居慢性肾脏病之首的态势。

      

      慢性肾脏病早期症状轻微,可能只有化验能反映出来,比如体检时查出微量白蛋白增多。

      如果后期严重了,肾功能受到影响,可有血压升高、食欲下降甚至恶心、呕吐,乏力,夜尿增多,甚至胸闷憋气等症状。

      什么因素会导致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不规范用药,如马兜铃酸、止痛药、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都会导致慢性肾脏病。

      肾病很多症状都很隐匿,患者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肾已经出现损伤。生活中发现这些情况,一定要提醒自己,要关注自己的肾了!

      

      1.高血压、糖尿病超过5年的患者。这类人群肾脏受损程度大大增加,应每半年检查1次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血肌酐等指标。

      如果已经出现尿检异常或者血肌酐异常者,时间应缩短到每2至3个月1次,如果血肌酐水平超过250至300umol/L,建议每月1次复查。

      2.经常出现双下肢浮肿、尿中泡沫增多并且长时间不退、夜尿增多、血压升高的人,也要关注自己的肾脏。

      3.有肾病家族史、慢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应1至3个月做尿常规和肾功检查,还应该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的比值。

      保护肾脏应该这么做!

      1.健康饮食。限盐、避免过高蛋白饮食和高嘌呤饮食。盐和嘌呤摄入过多,肾脏排泄负担将大大增加,长此以往会导致肾脏硬化。

      2.控制体重。肥胖会导致肾脏功能单位扩张、破坏固有结构的完整性,也会导致肾脏硬化。

      3.不要乱吃药和保健品。不管中药西药,很多都需通过肾代谢,不少药物还有肾毒性,会造成肾损伤。

      4.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感染。感染时,病原微生物及其引发的机体炎症极可能损及肾脏。很多肾脏病患者往往有前驱感染,即感染数天或数周后出现水肿、尿检异常。

      5.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6.生活规律,尽量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

      

      

    来源:广东发布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卫生健康局(中医药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