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科学规划交通网络、优化完善交通节点,缓解汕头道路交通现状问题的提案(第20240016号),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城管局和交通规划设计院等相关部门,对提案内容进行认真研究,现综合答复如下:
一、我局十分赞同您关于科学规划交通网络、优化完善交通节点、规范交通秩序管理等建议,对于缓解汕头道路交通现状拥堵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近年来,汕头市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建成与优化,交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全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正处于“中心地区存量优化、外围地区增量建设”的发展阶段。由于城市发展背景,我市出现了人地紧张矛盾、个性化出行(私家车、两轮车)比例急剧增长等现象,城市道路交通也因此出现了多点拥堵、道路交通秩序不佳等问题。
城市交通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地城市的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道路交通拥堵环境的缓解方法,既需要通过系统性综合规划以及精细化规划建设来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又需要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规范和保障良好的交通运行秩序。
您的提案从多方面提出的具体建议,十分契合城市道路交通缓拥治理的方法,也是我局长期以来秉持的城市道路规划理念与缓拥治理理念,对于缓解汕头道路交通现状拥堵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提案办理相关情况
为更全面更系统地办理提案,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指示有关科室迅速召集技术团队,梳理汕头交通现状情况,结合提案建议分层次、分版块提出优化方向,同步征询市交通局、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等部门的意见,以形成相关工作措施建议,具体有以下三方面:
(1)从宏观交通规划方面:科学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完善各类型交通基础设施布局。
近期,我局正组织开展《汕头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系统梳理了城市综合交通的家底,制定了汕头市交通发展目标与策略,从区域对外交通规划、都市圈互联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停车系统规划及近期交通建设计划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规划,强化交通对城市地位的提升、促进交通体系与空间发展的融合和实现综合性的交通治理,为全市的相关建设提供宏观指引。同时,为切实把握市域交通出行的特征规律,同步组织开展汕头市市域首次居民出行调查,形成了《汕头市综合交通规划—居民出行调查专题分析报告》成果,为综合交通规划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
针对提案所提及“从城市空间总体规划系统上确定道路的各项技术要素”“快速路网的走向规划与连接功能”等建议,《汕头市综合交通规划》在对外交通方面,规划打造“两环七射”快速路系统与“五纵四横”快捷路系统,有效衔接了汕头市和汕潮揭都市圈重要的功能设施(如机场、高铁站、物流枢纽、高速出入口、经济功能区、区域公共服务中心等),构建实现汕潮揭三市中心直连直通的快速通道;在城市内部交通方面,构建了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相应适应、等级结构合理、功能层次清晰的城市骨架干道(高速公路、快速路、快捷路、主干路、次干路)网络系统,明确各条道路的等级、线位、宽度与交叉形式等技术要求,为城市道路建设提供了明确与科学的指向。
(2)从中观交通组织方面:开展精细化交通节点改善规划,进一步构建等级结构合理、功能层次清晰的城市道路系统,完善停车与慢行交通设施。
针对提案所提及的“完善交通节点的通行组织”方面,是保障道路交通顺畅运行的关键。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局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了《汕头市中心城区道路网节点精细化治理规划》。该成果对中心城区路网节点进行系统性梳理,综合考虑城市路网发展、交通拥堵、交通特征变化和路口关联性,结合项目调研和市民关心的交通舆情筛选51个改善路口,其中功能不合理30个、通行能力不足12个、交通安全和秩序差9个。通过调整交叉形式、优化节点交通组织、新增和改造匝道和新增立交等措施,完善沈海高速/汕汾路口、汕昆高速/潮汕路口、沈海高速/磊广路口、金凤/大学路口、金凤-汕樟、-汕汾-泰山路口等16个高快速路对外通道节点交通功能,系统提升对外交通转换效率,系统提升金砂-天山路口、天山-长平路口、黄河-天山路口等7个跨海通道邻接节点的通行能力,促进南北两岸道路交通融合发展。通过近期路口微改造、远期主线快速化,分阶段提高中心城区15个内部乱点堵点,高标准保障路口交通安全和通行秩序。
针对提案建议的解决我市停车难的建议,近期,我局先后组织进行《汕头市中心城区北岸社会停车场建设专项规划(2020-2030)》、《汕头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布点规划研究》、《汕头市中心城区南岸公共停车场布点规划》等停车相关的规划和研究,近期拟在中心城区新选址23处公共停车场,提供逾6000个车位。此外,城管部门牵头与推进的智慧停车项目,着重于路内停车泊位建设与管理,挖掘路内停车资源,分路段、分时段制定路内停车管理与收费标准,将有效治理乱停违停等交通秩序问题,一定程度上缓解停车难问题。交警部门积极挖掘全市临时停车用地,于重要节日开放对公众的使用,有效缓解热点片区周边停车难的问题。
针对慢行交通,为落实《汕头市交通秩序整治第三轮“百日行动”工作方案》的工作部署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人道净化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工作的意见》相关要求,我局编制完成了《汕头市道路人行步道公共设施设置专项规划指引》,补齐了我市慢行系统、市政公用设施布置和推荐断面形式的规划短板。此外,市住建部门还积极实施道路改造和品质提升项目,对市区多条道路人行步道环境进行清理,还路于民、还绿于民,我市中心城区多条主要干道的交通环境得到提升。
(3)从微观道路设计和交通管理方面:加强规划设计与道路建设设计的相衔接,深化道路工程方案设计,与时俱进强化智慧交通管理措施。
近年来,我局进一步加强规划管控向建设管理的传导,组织开展了《韩津路(龙湖段:中阳大道-干渠路)道路修建性详细规划》和《高铁枢纽站交通组织研究》,为加强高铁站枢纽CBD与东海岸片区交通联系,串联东海岸组团、新溪组团、外砂组团,为新东片区的有序开发建设提供有利的市政道路保障。同时,积极配合相关建设单位,科学审查道路建设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先后完成了金环路(金湖路-金新路)、中山路改造工程、南澳环岛公路、长平路、鮀西路(大学路-潮汕环线)、海滨路(黄山路-东海岸大道)、韩津路等新建和改建道路修建性详细规划,实现对道路工程设计精细化、精准化和内涵化规划管理,有效指导道路工程方案设计,保障道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其中,黄泰立交是连贯中心城区东西向黄河路、南北向泰山路两条快速路的重要转换节点,采用枢纽立交形式和单环式变形苜蓿叶立交方案,为全互通三层立交,第一层为黄河路、第二层为泰山路、第三层为泰山路左转至黄河路的半定向匝道。建设之初,市住建局开展了《汕头市泰山路(中泰立交-黄河路)工程总体咨询》,成果对黄泰立交方案提出相对最优的咨询方案,有效支撑了黄泰立交的建设。
市公安交警部门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顺畅、高效运行的考虑出发,积极协同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城管局等相关部门开展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各部门协同参与道路规划设计、工程设计、工程建设、提质完善、交通管理等环节,全流程保障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运行环境。针对提案中所涉及的信号灯调控问题,交警部门结合实际道路条件与交通运行特征,对具体路口采用最优化的相序、相位和信号时长进行控制,根据交通运行变化持续调整信号控制。因此,各路口信控方案会出现一定差异。此外,在热点区域、堵点区域、重大活动区域,多部门联合研究与制定交通秩序治理和缓拥方案,采用包括信号灯控制、电子地图引导、道路临时管控、设立临时警示标志、设立临时停车场所、加大公交运力等方式对交通进行管控和引导。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城市交通运行是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而动态变化和演进的,针对城市交通运行当中的“老大难”问题和新问题,需要从发展和改进的角度进行下一步的工作部署,采用更加科学高效的办法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下来,我局将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围绕议案提出的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交通优化工作:
(1)筹兼顾,完善道路规划设计传导和指导机制,强化工程设计的衔接,有序推进工程建设方案
构建完整的交通规划体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也是一个滚动发展的过程。当前道路等交通专项规划因资金、编制时序等原因尚未完全开展。
关于提案中所提及的快速路匝道衔接设计、主次干道断面分配、支路地块出入口、停车与慢行设施等问题,我局将深入落实提案建议,配合有关部门,持续推进交通体系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布局,明确道路交通组织、横断面、立交节点等方案,保障城市道路交通有序、畅通;并在控规编制过程中开展交通专项规划或者交通影响评估,加强次支路与骨架干道的衔接,加密次支路网,以及完善停车配套和人行道规划,满足各类交通需求,实现交通与用地充分协调。
(2)精准发力,优化重点路段与交通节点的设计
针对提案关于中“优化黄泰立交节点”的建议,经核,受限于永久基本农田、近年来随着黄泰立交周边的龙湖区珠津工业园片区的快速发展,以及黄山路(长江路-黄河路)开通,泰山往新津路主线出口(仙乐制药公司前)和星海时代家园北侧辅道往主线入口(仙乐制药公司对向)车流日趋增加,交通组织压力骤增;黄山路(长江路-黄河路)打通后周边大量车辆经过黄河路进出黄山路,高峰期时常出现拥堵情况。根据现状交通情况,结合城市内外交通规划,通过路网优化、出入口改造两方面措施对黄泰立交进行优化提升,具体如下:
1.增设汕汾高速新津出入口,均衡汕汾高速、泰山路以及黄泰立交的交通流量,削减立交匝道的交通压力。
现状汕汾高速中阳大道与外砂出入口间距约为10公里,该路段交通流量明显较小,分流的交通量实际转移至由泰山路承担,是造成泰山路交通压力大和黄泰立交中黄河路西往泰山北、泰山南两个转向交通流量过大以致失衡的原因之一。结合汕汾高速4改8的扩建工程,市自然资源局和交通局提出增设新津出入口的诉求,同步贯通规划的玉山路,一方面实现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的高效衔接,另一方面则是沟通高速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实现了内外交通的快速转换。新津出入口的设置,减轻了汕汾高速汕头出入口、外砂出入口和汕昆高速泰山出入口的压力,均衡了汕汾高速(海湾大桥-外砂段)、泰山路以及汕头站尤其东站房集疏等的交通,减少黄河路西往泰山北、泰山南两个转向交通流量,均衡整个立交各方向的流量,提升节点以及片区的交通服务水平,支撑泰山路沿线尤其是汕头站的能级提升。
2.两处出口及一处入口的优化改造方案。
①泰山—新津路段两侧主线出入口优化方案:将泰山路—新津路段(仙乐制药公司门前及对向辅道)出口至入口段长度分别拆除230米和278米的主辅分隔带及对主辅分隔带上附属的路灯、标志牌等设施进行拆除并改造。同时,在人行步道上新建照明中杆灯。
②黄河—黄山路交叉口南侧主线临时出口优化方案:将现有黄河—黄山路交叉口前主线临时出口1车道拓宽至2车道,拆除部分主辅分隔墩及迁移路灯等设施,并重新设置交通标志线、增设交通标志牌等。
上述建议,经与在市交通局组织的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可研论证会上,予以讨论研究。
针对我市其他存在交通运行不畅的其他重点路段与交通节点,市各部门均高度重视,形成对具体路段和节点的优化改造方案,下一步也将积极研究各方案的可行性,适时推动重点项目的优化建设。
(3)循序渐进,引入先进交通管理技术与管理模式
随着道路交通管理技术的新发展,国内许多先进城市已采用多种智能化交通管理手段对交通运行进行管控。智能化交通管控方案具有覆盖面广、实时性强、高效管理等优点,是缓解现代城市交通管理难题的重要措施,也是推动我市政府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实践。
目前,我市正推进“智慧停车”等项目建设,市交警部门也正推进城市道路信号灯管控方案,配合完善道路交通组织。在此基础上,我市将适时开展道路交通智能管控技术研究,包括自适应信号控制、立交匝道信号灯管控、城市交通大脑智能诊断与决策、交通运行可视化监控等技术;加强仿真预测技术在道路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当中的运用,提高各类方案的量化指标支撑。
(4)与时俱进,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转型优化
城市交通运行受到交通运输结构影响较大,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工具正朝着“智能化、私人化、电动化”的趋势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交通运输需求。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转型优化,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也能创造更加良好的交通运行秩序。
根据《汕头市居民出行调查》,我市总体公交出行占比较低,中心城区约占14.5%。目前,我市正推进高速铁路、城际轨道等轨道交通建设,预计对中长距离的公交出行会带来一定的吸引力。我市适时开展公交工具使用、共享交通工具使用、网约交通工具使用、无人驾驶车辆使用、交通工具联用方式等客运交通运输方式的研究和建设。加强客货运路网交通组织分离、客货运分离导航指示等研究,提出有效措施,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转型优化。
汕头市自然资源局
2024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