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汕头综合保税区召开传达学习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部署汕头综合保税区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要求,全区上下要认真学思践悟,深刻领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进一步增强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特别是要按照党代会提出的综保区要打造全市“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新标杆这一发展定位,在新征程上把发展的路子走对走实走好,为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对综保区的功能定位,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特别是要更好融入“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布局,高标准建设更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五大中心”,努力打造成为全市“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新标杆,在“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上走在前、当示范。一是必须在保税主业方面要有新成效。要按照国务院、市委对汕头综保区的功能定位,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把保税主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等“三大业务”,和其他功能区实现错位发展。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维修、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要推动“前店后仓”项目由做通向做大转变,支持企业开设更多的门店,以点带面促进保税展示向粤东地区全覆盖。积极对接阿里巴巴菜鸟物流、淘宝1号跨境电商等项目,争取在汕头综保区尽快落地。积极跟进在谈的保税维修再制造项目,争取尽快落地见效,实现汕头保税维修零的突破。要加快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完善电商运营、保税通关等跨境电商配套服务;二是必须在外贸主战场上要有新作为。要坚持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力争今年外贸进出口额占全市外贸比重1/4;2022年争取占全市外贸比重1/3;以此为基础,再通过2至3年的努力,争取实现占全市外贸比重“半壁江山”的目标。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适当提高项目引进标准,把产值、税收、品牌、新业态等方面作为产业准入的重要考量指标,实施精准招商,引进一批具有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的高端项目,特别是世界500强和符合综保区发展定位的好项目、大项目。要深化与深圳、珠海的深度合作,主动承接深圳、珠海产业溢出效应,积极对接一批优质项目落地,以优质增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必须在营商环境方面要有新突破。要继续把扶持好服务好企业、提升企业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好用活政企“直通车”机制,做到“企有所呼、我有所应”。会同濠江海关、保税区税务局、市场监管分局等驻区单位建立服务企业的联动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一企一策、一周一会,精准高效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要持续推进区港关一体化联动,打通综保区与广澳码头的空间和系统壁垒,全面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要深入实施《汕头综合保税区条例》,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法治保障;四是必须在改革创新要有新亮点。要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深入推进改革创新。要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华侨试验区”政策叠加优势,在复制应用自贸区、自贸港、先进综保区等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制定出台一系列彰显汕头综保区特色的好制度好政策,成为全市制度创新的新高地。同时,要努力释放政策红利,推动成熟经验在全市覆盖推广;五是必须在产业空间上要有新拓展。要督促企业加快项目建设,早日发挥效益。要加强对建筑面积空间绩效的考核和监管,研究探索对产能落后的低效用地企业的退出机制,通过“腾笼换鸟”大力发展高端产业。要加快推动“工改工”项目实施,高标准建设多层通用厂房,向高空要面积,着力提升产业空间绩效。要积极推动扩围区域加快规划建设,形成区内外上下游齐备、产业链完整、功能互补性强的“保税+”产业生态圈,再造一个“新综保”。
会议强调,要抓好党的建设,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起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自觉站到全面从严治党第一线,确保管党治党责任落到实处。要切实加强政治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全力以赴推动市党代会部署的有关工作任务在汕头综保区真正落地落实。
会议强调,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强化组织领导,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热潮。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确保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在汕头综保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