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保税区海关扎实推进“国门之盾” 行动取得实效
  • 2013-01-22 00:00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汕头经济特区保税区管理委员会
  • 【字体:

  •     保税区海关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落实2012年全国海关缉私工作会议任务和要求,紧密结合关区反走私工作实际,抓好监管现场、非设关码头和保税业务“三个战场”的打私,全力以赴开展“国门之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一、重视组织领导,协调推进工作开展

        该关以高度责任感,做好组织推动,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强化“一把手”是该关反走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由处领导、各科负责人组成工作小组。二是完善会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完善打私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保障打私工作的落实到位。三是将缉私工作纳入该关纪检监察特派员监督管理范围,建立每案、每季度汇报制度,将案件的受、立、查、处等情况向纪检监察特派员汇报,主动接受纪检监察特派员的监督。

        二、加强良性互动,提高打私工作合力

        落实“全员缉私”理念,充分发挥各业务线条力量,推进关警深度融合。一是各业务线条通力协作,建立责任细化、缉私工作协作化等联系配合机制,以监管部门提供走私违规线索,缉私部门提前介入案件等形式,联合查办案件。行动期间,该关监管部门与缉私部门合作查获走私出口仿真枪案件一宗。二是加强缉私部门与监管、综合、稽查部门的优势互补,组织业务部门向缉私部门讲解国际贸易的航运等规定和风险管理平台的应用技巧,同时由缉私部门向业务部门传授现场线索甄别等有关知识。三是探讨建立关区行政执法分析会制度和关区走私违规动态分析会制度,定期就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会商,并定期研究、分析关区走私违规动态,布置打击走私违规措施。

        三、强化正面监管,从源头堵塞风险漏洞

        结合关区实际,采取打、防、管等一系列措施,注重从源头防范风险,加强监管。一是充分发挥风险平台的分析预警作用,通过平台了解监管渠道的进出口情况,从中分析甄别出的异常数据并实施布控查验,提升前期监管与后续处置的协调作战能力,形成相互支持的工作局面。二是强化进出境船舶监管,实行预约管理,加强船舶装卸管理,对登轮检查和监装监卸的比例提高到10%以上;对监卸的进口重箱体执行落地施封,对出口货物核对封志。三是加强监管场所管理,通过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实时动态监控,精细化梳理业务流程,采取施封监管手段主动防控“已布控但不能当天实施查验的货物”存在的风险,同时在巡查工作中引入8小时以内执行日常巡查,8小时以外执行突击检查的形式,防范“试探性申报”等不法行为的发生。


    相关附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经济特区保税区管委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